此存檔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所管理的真人圖書網絡的相關資料。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Wefoto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故事

‹ 去主題頁 ‹ 回到故事頁

Vivek Mahbubani

頁面建立日期
2018.10.05

頁面更新日期
2023.12.03

×

預約會見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 [聯絡電話] * 必須填寫 ! [聯絡電話] 請填寫有效聯絡電話


! [組織] * 必須填寫


! [開始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結束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開始日期及時間不能在結束日期及時間之後 ! 開始日期必須在目前日期或之後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 [地點] * 必須填寫


你已成功提交預約會見,我們將會盡快處理您的申請。
×

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 * 必須填寫


! [網址] * 必須填寫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選擇附件 更改 刪除
(最多可上傳10個附件,總附件大小不得超過100MB。)
! [出了點問題,請再試一次。]
! [附件上傳超過了最大附件數量。]
! [上傳的附件超過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應/補充。

「𡃁仔,邊度架?」印裔笑匠Vivek:印度!

南亞裔人在香港生活要面對不少困難,包括面對社會對他們的既定印象,還有語言學習和就業等問題。作為一個在本港土生土長以及操一口流利廣東話的印度裔棟篤笑表演者,Vivek Mahbubani(下文將會以阿V作稱呼)卻選擇以笑話的方式向觀眾分享自身的經歷。 

我流利嘅廣東話係日常生活同大家傾好多計,講好多廢話之中訓練返黎。

在社會大部分少數族裔的真實故事裏,故事的主人翁適應居港生活,最大的障礙往往都是學習廣東話,因為廣東話確實不容易學習,他們會為了學習廣東話而參加很多正式訓練及語言班。阿V的學習經歷則有所不同:「我流利嘅廣東話係從日常生活同大家傾好多計,講好多廢話訓練出嚟嘅。」阿V指自己從來都沒有為學習廣東話而參加任何課程。自己的廣東話能力主要源自學校一般的中文科及學業上的補習班。他認為自己廣東話之所以流利是源自自己愛跟朋友閒聊的習慣。阿V發現自己和朋友聊得越多的時候,自己的中文不自覺地變得流利及通順起來。他亦認為廣東話與英語的不同之處,在於課堂中的廣東話相比下較英文更加能夠運用在日常生活裏。這也令阿V在學習中文時更容易融入香港社會生活。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由於我係土生土長,我嘅生活習慣都變得好香港化,咩都追求快靚正! 

對阿V而言,香港人的定義不只限於說廣東話、持有香港身份證或生活於香港的人。與此相比,香港人更是一種生活的習慣及心態。阿V認為香港人的生活習慣就是追求「快,靚,正」,以及盡量避免為自己製造問題。例如在乘搭扶手電梯的時候,香港人會為了達致最高的生活效率,自律地尊重「左行右企」的社會共識,亦會為了避免為自己製造問題而不會在扶手電梯的左邊站立。另外香港人在乘坐升降機的時候,為了避免尷尬,而盡量避免和升降機裏的鄰居或陌生人互相問候或關心。阿V認為這種非常實際的生活習慣更能反映香港人的特性。而阿V自己亦因為和香港人一樣有著這種生活習慣及心態,而更加認同香港人這個身份。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會寧願你問呢啲尷尬問題,問十次我答十次都好,都好過你唔問然後直接認為我係果種人。 

作為少數族裔的一員,被社會大眾的既定印象影響日常生活似乎是無可避免的命運,阿V雖然操流利廣東話及非常熟悉香港的文化,卻仍然未能從這些既定印象全身而退。例如阿V雖然一直很好奇香港茶餐廳的咖喱雞飯與印度的有什麼差別,但礙於擔心茶餐廳侍應的歧視目光,土生土長的阿V至今仍然未有勇氣去嘗試。除此之外,阿V經常被自己的朋友或公眾,問及一些圍繞社會對印度或印度人刻板印象的問題,例如印度人是否一日三餐也吃咖喱,強姦是否在印度非常盛行等等。「我會寧願你問呢啲尷尬問題,問十次我答十次都好,都好過你唔問然後直接認為我係果種人。」阿V其實亦覺得這些問題令他尷尬,但他寧願細心解答及澄清以消除既定印象亦不希望其他人直接就從既定印象歧視自己的族裔。因為只有溝通才可以將偏見消除。 

昨天嘅悲劇會變成今日嘅笑話,創作棟篤笑要搵嘅唔係笑話而係有趣。

作為一個棟篤笑的表演者,阿V的笑話創作靈感,主要來自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昨天嘅悲劇會變成今日嘅笑話,創作棟篤笑要搵嘅唔係笑話而係有趣」。阿V認為創作棟篤笑最有效的方法,是將這一刻生活中所經歷或觀察到不如意的事情記錄下來,在未來嘗試以另一種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也許事情就會變得惹笑及有趣。或許這就是笑話的真諦:不僅為我們帶來歡笑,還有看待不如意事的全新角度。 

 

 

 

 

撰文:吳梓滔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