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網絡非常重視閣下的私隱權,因此制訂有關保護政策,為閣下提供周全的保障。閣下使用本計劃網站之各類服務均受此私隱政策聲明列載的條款所規管。在使用或提供任何資料(包括閣下之個人資料)前,請小心閱讀此私隱政策聲明。
閣下有義務提供本網站要求的個人資料作登記或參與活動之用,除部分可選擇性填寫的資料除外。
一踏入「啡寮」,見到牆上一排滴著冰水沖啡的冰滴咖啡壺,另一邊的吧枱,有一把向著天花板吹的大風扇,是用來阻隔店內冷氣流失的「屏障」,回頭看才突然想起,是啊,這店沒有門沒有閘,難怪怕留不住冷氣,不禁問店主Leo何解?
他賣的冰滴咖啡,對所有人都是大門全開的,不論認識與不認識都歡迎過來輕鬆飲一杯,這種隨心也許就是長洲人的性格。Leo的爺爺是長洲漁民,他也是百分百的「長洲仔」,自出生後一直定居於島內,讀A-Level要在市區補習才開始「出島」;後來在樹仁大學讀工商管理時,也沒想過趁著有住學生宿舍的機會而離開小島。
最愛長洲生活圈
島上的生活,沒有悶壞年輕人,因為小島本已是個豐富的生活圈。「不悶,其實好舒服。在香港(市區)幾近都要坐車;但這裡,一個電話,5分鐘即可樓下見,又可以突然十幾個朋友在家中聚會,根本唔需要出香港。食與玩的圈子都已在這裡。」這種悠閒與咖啡文化其實十分匹配,「長洲有很穩定的咖啡人口,人們會買豆回家,自己沖咖啡。」
長洲人的傳統咖啡口味,以Leo的觀察是偏濃重,當年他的「車仔檔」都是賣這種味道的長洲冰滴咖啡:「深烘焙咖啡豆,直情有威士忌、煙薰、可可豆味,用來配糖、配奶,他們喜歡這樣飲。」
長洲也有島民自家的咖啡文化。(圖片來源﹕香港01,鄧倩螢攝)台北學啡
Leo第一次接觸咖啡工作,是讀大學時於大型連鎖咖啡店做兼職,當時不太認識咖啡,只想賺外快。第一次品嚐到冰滴咖啡反而是在台北旅行時,在酒店附近的「南美咖啡」吃早餐,看見店內有兩個咖啡壺在做冰滴咖啡,覺得好奇便點了來試,「可能一朝早,味覺清一點,印象特別深刻。」然後他不斷自學鑽研,又到過台北一家世界拉花冠軍咖啡店Milkglider Latteartist Unity學師。「台灣感覺好chill,我覺得我居住的地方,都有這種特質與優勢,去做一間這樣的咖啡店。」
從容的空間
四年的「長洲冰滴咖啡」外賣檔,天天做到「身水身汗」,卻讓Leo練習許多做咖啡與經營生意的經驗,更重要是累積熟客,「若沒有他們都不會大膽開店。」這些人脈,以不同形式延續至新店,例如他認識了長洲原來有百多個藝術家散居島上,現在咖啡店每月都有一個長洲藝術家的展覽,向遊客與島民介紹他們。
店內一角,每月都有長洲藝術家的展覽,原來長洲島上散居了過百個藝術家。(圖片來源﹕香港01,鄧倩螢攝)開店近一年,新丁說開始賺到一點錢,長洲比較「從容」的經營環境給他很大的空間。「許多舖頭的業主都是長洲人,比較有人情味。我的業主較少來這店,但他在一些報導見我由大學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都很支持。」
現時長洲的舖租相比市區大約低兩至三成,「我知道市區的艱難。所以當我有這樣的條件,我會做應做的事。」Leo說,在香港經營小店其實壓力很大:「在香港要承受的,除了舖租,也有許多衍生的成本,這會令老闆有好多事情要擔心,或會失去開舖前的憧憬。」
咖啡店的氣氛,有時是來自客人與咖啡師零碎的對話互動,Leo給自己的提醒是「一定要開心」:「咖啡師與客人是面對面接觸,若咖啡師看來不開心,飲品幾好都沒用,因為觀感已經不同了。長洲人比較樂天,若不保持樂觀心態,人會好負面,你的店亦會給人負面的感覺。」
互相尊重的默契
有些人因對咖啡狂熱而想開咖啡店,但弔詭的是,這種狂熱若控制不宜,有時會灼傷自己灼傷客人:「有些店很堅持自己的出品,對客人也很有要求,定下許多規矩需要客人去迎合。」這種「火」要拿捏得宜,才能讓大家都有隨意、沒束縛享受咖啡的空間,有時是來自一種店家與客人的「默契」:「這裡是咖啡店,我不會叫客人每人入來都要叫一杯飲品。我尊重他們,希望他們也會尊重這個店子。我覺得這樣,人與人之間少了束縛,大家入來的方式,便可以輕鬆一點。」
九十後的黎詠豪於長洲土生土長,所以特別想將自己認識的咖啡文化帶入島上。(圖片來源﹕香港01,鄧倩螢攝)最重要的價值:流芳百世
經營站穩住腳,Leo心目中已有一個完整的咖啡藍圖,例如出國開店,巡迴了想去的城市後,最終會回到香港,在港島區開一間分店。早已聽聞,承著近年文青咖啡店的熱潮,有些店子一早想把店的名堂打響後便賣出品牌大賺一筆,但Leo坦言,知道那種誘惑很大,「但我唔會賣。」
「我覺得,自己鍾意的東西,唔可以咁容易畀人。始終是自己建立的事,賣了,得到的只有錢。生命只有一次,若果為錢而不開心很多年,那麼連人生都沒有了。」新店叫「啡寮」,做咖啡的價值是什麼?Leo把他的答案都寫在店內的橫匾:「歲月年華,流芳百世」,把好咖啡的味道存留於世。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原文連結: 【理想咖啡店.長洲】90後賣冰滴咖啡:別因壓力忘記當初的憧憬
原文刊登日期﹕ 2018-07-29
記者﹕謝慧心
攝影﹕鄧倩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