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網絡非常重視閣下的私隱權,因此制訂有關保護政策,為閣下提供周全的保障。閣下使用本計劃網站之各類服務均受此私隱政策聲明列載的條款所規管。在使用或提供任何資料(包括閣下之個人資料)前,請小心閱讀此私隱政策聲明。
閣下有義務提供本網站要求的個人資料作登記或參與活動之用,除部分可選擇性填寫的資料除外。
她離開家已經三年,爸爸至今沒有找過她。
有時候,家庭就是唔Work。問題是,唔Work咁又點。在複合矛盾的社會中,除了家庭的支持,安全感到底從何而來?
拍攝那天,她以一個「中場休息」的姿態出現,說是姿態,就是剛從Space放學,暫時鬆一口氣,但仍然背著課本等著夜晚去補習的學生妹。如果不是已在新聞稿看過她的樣子,我在黃大仙迎接她的時候,相信她也只是隱沒在北院商場的一個少女,到擦身而過才要再通電一次才得以相認。在客貨車上,我和攝影師處於半休息半準備的狀態,思考著該如何展現這女孩。好像面對著透過特殊途徑找來的人,大家都只能想著她樂觀面孔下埋藏了無人知曉的那些晚上;而她倒像參與了郊遊活動似的期待著新界一日遊,她說自己從沒去過沙田以北的地方,所以很好奇車子會駛去哪。為了遷就她晚上在大埔的補習,我們安排了東鐵沿線的地方拍攝。「化學」是現在使她最困擾的東西。她柔弱地向身旁社工訴說不明白為何護理工作需要掌握那麼深入的化學知識。
我客觀知道的,就只有她是一個和家人斷絕了來往的人。異常嗎?不太,她與當下社會生態有很多重疊的部分;但也說不上尋常,她沒有我們認為是最理所當然的社會支持,而且曾經飽受高壓,瀕臨自殺邊緣。但表面看來,她還好。有問題的人也有他完整的人生。香港沒有沒問題的人。
最初得以接觸到這個「無家女孩」,是透過非牟利機構的新聞稿電郵。幾個字──「無家青年,何去何從?」以慣常採訪心態面對,自不然穿戴了各種傳媒或記者目光,最初總是會閃出一個「幫」字。會幻想到她的傷患,後遺和無助。亦在毫無資料之下已經會預估到那些家長的自私兇暴。我明白社會機構需要方便地將問題傳播以得到直接的解決方法,但我的工作沒那麼偉大,比較是關注這些問題下,人的處境和變化。在約她拍攝前我要先了解一下她。到底,在框正的新聞稿以外,Laura是什麼人。
電話接到社工後,我被叮囑不要過分進取地入侵她的創傷經歷,也許大家都對香港傳媒的放大鏡感到忌諱。話筒轉交到受訪的她後,我卻有點出乎意料之外。
在連鎖咖啡店跟我通話的她,間中大力吸啜那杯應該裝滿冰塊的糖漿咖啡,那種噪音不時疊到她的笑聲。在交談的過程中,我們大部分時間聚焦在她現在的生活,彷彿就是在交換一對成年人在當下社會面對的種種環境問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和她的共通點。畢竟,在遭遇創傷,掙扎求存,漂泊至此,歲數上她已漸長大成人。雖然這個社會充斥着各種各樣的育成,在生命中某時刻遭遇重大挫折變遷,但她感興趣跟我聊的,或腦子切實在處理的,比較是當下自立和生存的問題,例如是她發現市場上居住選擇的實況。如以她的薪水,只能租到極細劏房,或是舊式工廈,要拉十字式電梯閘;要共用廁所;有怪客鄰居,而且沒有窗戶的單位,她特別用力去表達一個殘破的環境,強烈表示抗拒。對她來說,有種發現了原來香港的居住環境是這樣的感覺。
她不時提高聲線純粹地訴說:「當時,我差點就簽約了,沒辦法,不能再住朋友家中了。」
從奇怪的家居轉移到奇怪的工廈環境,其實可能只是場景的變化,她也只是「哇哇聲」地探索。
這樣一個女孩,我看不出他曾經差點殺掉自己。
「一個Homeless的女孩,本來寫法可多了。自小學起父母離異。原因,家變,爸爸重男輕女,在後母長年薰陶之下,攜手定下了當兩女兒18歲時就要離開家門這規矩。但在18歲前的親子時光中,對著兩姊妹,他們又有種為養育而養育的荒謬。控制、情緒善變,一直扭曲地監管她們各方各面的生活,一度逼得她情緒崩潰。這些都是據聞的事實。」
可是,在跟她訪談的過程中,好像最被大家忽略的,就是這段經歷。記得曾經觸碰到三個關於離家時那轉折過程的問題,她回答到最後結論也是,「縱使有很大的負擔,日復日的沉悶和無意義,但到現在也沒有後悔堅持自己離家後的生活。」彷彿這對白是她極力去掩蓋這段經歷對她的影響的行證;抑或是,脫離了這段高壓的家庭關係,確實讓她感到存在。或者兩者皆是,這是無從結論的。
她自覺「縱是如此,我只是一個普通女孩。」由一直被高度控制的住家生活;一下子掉進另一個被租金、物價、前途、學費、散工控制的無家生活,就像大部分有家或無家的年輕人一樣。
(鳴謝播道兒童之家提供訪問資源。)
「第二人生助跑計劃」致力協助18歲前被逼離家的青少年,為他們提供臨時居所。 摘自播道兒童之家新聞稿: 「按估算,因家庭問題,例:與家人關係惡劣/家人長期患病/父母離異等因素,未能有 安穩居所,有需要入住青年院舍的年輕人大約有7000人,但現時社會提供的青年宿位 並不多,以播道兒童之家為例,青年宿位也只有18個。」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原文連結:無家蔭的護理少女:18歲,我終於要勇敢面對生存
原文刊登日期﹕ 2017-10-08
記者﹕毛淳宇
攝影﹕曾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