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档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间所管理的真人图书网络的相关资料。
联络我们 捐款支持 注册/登入
Wefoto
联络我们 捐款支持 注册/登入

故事

‹ 去主题页 ‹ 回到故事页

陈炳麟

页面建立日期
2018.10.08

页面更新日期
2020.01.09

×

预约会见


! [姓名] * 必须填写


! [电邮地址] * 必须填写 ! [电邮地址] 请填写有效电邮

! [联络电话] * 必须填写 ! [联络电话] 请填写有效联络电话


! [组织] * 必须填写


! [开始会见日期及时间] * 必须填写

! [结束会见日期及时间] * 必须填写
! 开始日期及时间不能在结束日期及时间之后 ! 开始日期必须在目前日期或之后


! [预计参与人数] * 必须填写


! [地点] * 必须填写


你已成功提交预约会见,我们将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请。
×

回应/补充

* 必须填写


! [姓名] * 必须填写


! [电邮] * 必须填写


! [网址] * 必须填写

! [我有以下回应/补充] * 必须填写

选择附件 更改 删除
(最多可上传10个附件,总附件大小不得超过100MB。)
! [出了点问题,请再试一次。]
! [附件上传超过了最大附件数量。]
! [上传的附件超过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应/补充。

为香港老人 做黐缠老人

陈炳麟,前圣雅各福群会企业拓展经理,入行卅多年,专注老人服务,去年中正式退休。「有件事想睇你帮唔帮到手。」访问甫开始,记者未及发问,陈炳麟已抢先开口,原来是想我们协助宣传最新的长者药物管理计划。他称自己是退休社工,其实更像一个金牌公关。过去,他落力替社福、健康版记者找老人个案做跟进,旨在让香港关注老人问题;今天退下来,热诚半分未减,凭借人脉经验开展新服务。他强调不爱「人做佢又做」,能成功在传媒争取版位,带动话题,全靠他「够黐缠」。 

陈炳麟的「黐缠」之作,绝对不能不提香港大学的遗体捐赠计划。 

他退休不久后,与港大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陈丽云教授闲聊间,得悉当时港大解剖学系不够遗体作教学用途,他便参与策划捐赠计划,并拍心口承诺:「我写包单,5 年内够用。」 

陈炳麟于圣雅各福群会服务30 多年,致力于长者服务。早年他到美国进修,探访老人时看到平安钟,便将这概念带回香港,造福不少长者。(图片来源﹕明报)

凭什么这样自信十足,他说:「其实香港人很有善心,无论赈灾或是器官捐赠,都是一呼百应。不是无人捐遗体,只是无人知道而已。」后来香港电台想拍摄关于预前医疗指示的节目,找陈炳麟帮手,他反建议对方探讨香港的遗体捐赠,最后摄制队甚至飞到台湾,拍摄当地的「大体老师计划」;他又找来名人车淑梅呼吁,甚至主动替杂志穿针引线,专访相关人士,一下子,捐赠遗体由无人问津变得炙手可热。我们赞他懂得传媒需要什么,也能利用自己的人脉,他谦虚地说:「当然不是靠我一人之力,传媒力量庞大,我要找你们帮手宣传,我好黐缠!」他口中的「黐缠」是代表面皮够厚,「我又不是为自己,又不是拿数,我做这些,自己都要出车马费!」 

on call 24 小时谂计拓新服务 

陈炳麟大半生服务香港老人,到今天自己终于成为服务使用者,但他不甘只享用,还希望继续为自己和其他长者出力,经常想出新点子,以改善长者的生活质素。他的最新大计,是与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合作的「长者药物管理及包装服务」计划,「很多老人家不止一种疾病,他们分不清药物种类,容易吃错,药效甚至相。我希望透过药剂师协调,为他们包装药物,每月送到他们家中,方便服用。我相信能在本年内开展」。这个大计就是他访问甫开始就急不及待向记者提及「想睇你帮唔帮到手」的那件事,他更不下五次记者,刊登他24小时on call 手机号码:51159954,说无论是捐款、做义工,甚至是头晕身,都欢迎各位来电。 

路难行,难行路,行路难,社会要不断有人开拓,人的生活质素才会upgrade

记者跟他说很多退休人士都会做义工,端午节到社区中心派,或是为独居老人打扫房子,轻轻松松,何解要辛苦自己?他以三个字来组合解释——路、难、行,「路难行,难行路,行路难,社会要不断有人开拓,人的生活质素才会upgrade,我在享受社会人士努力的成果,为什么自己不成为其中一分子?做先,成唔成功我唔care」。 

确诊鼻咽癌「哦」一声面对 

长年累月服务长者,对生死,他自有一套看法。「系人都会死啦!几有权、几有钱,避也避不了,倒不如想想死前如何提升生活质素。」生死,他经历过,所以他有资格谈。当时正值52岁当打之年,对老人服务仍有无尽承担,儿子正在美国求学,还未出身;陈炳麟因泪管肿胀闭塞求医,以为只是伤风感冒,最终确诊鼻咽癌。 

我当时『哦』了一声,惊都无用,看看如何面对啰!

(图片来源﹕明报)

「我当时『哦』了一声,惊都无用,看看如何面对啰!」 惯见生死,没有戏剧性的悲天悯人,陈炳麟只在电话中吩咐儿子无论如何要完成学业,不用回港,「我跟他说,我死你都唔使返来」,表面冷酷无情,但父子俩心中的翻腾,只有他们最清楚,「我儿子在电话中说无事,但我知他有哭」。电疗令喉咙灼伤,吞咽困难,太太每天给他弄好流质食物,然后回房去,陈炳麟独自坐在饭厅慢慢吃,一边吃,一边流泪,太太就是忍受不了丈夫的痛,唯有躲回房去。「真的很痛,痛到喊,但我跟自己说,不吃就没命。」 

逃出生天体会社会服务真谛 

不求死,就要求生。 

经过52 次的电疗,顽疾终告投降。陈炳麟说从小至大,他对人生都有全盘计划,几岁结婚几岁生仔几时退休,「我有晒planning,不会靠仔,80 岁前的生活质素应该还可享有,但若果80 岁后,有病,可能就要拿综援」。他笑说人生的上半场都能按部就班完成,只是想不到中途一个巨浪,差点打得他人仰马翻,但那次的经历,却让他真正体验到社会服务的意义,「感受和身受是两回事,我无信教,但我很感恩」。 

两个多小时的访问里,陈炳麟风趣幽默,偶尔来几句金句,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但问及对晚景、生死的看法,总觉他带一种冷冷的淡然,甚至有点化,纵然访问那天有一阵雨后阳光,陈炳麟总不如众人看他那么乐观。「小时候想,为什么人会死,不可以一直生存下去;但如果长生不老,到处也是人,还会有你的存在吗?后来明白,有始就有终,秦始皇也要死,世界是大家轮来玩的。你说我化?现实就是这样啦!」 

你说我化?现实就是这样啦!

「那你是在消极中积极生活吗?」记者问。陈炳麟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但观乎他每天早上从上环荷李活道的家步行到金钟健身三小时,再努力筹备新的老人服务,不断推广自己的新理念,晚上仍然写稿做联络工作,像他一样,今天活出了生命的意义,何须惧怕他日的终结?与太太相处一样黐缠陈炳麟说自己不但工作「黐缠」,跟老婆相处一样很黐缠。「我上年欧游两次,是被老婆逼去的。她很怕坐飞机,但又知道我爱旅行,便替我报团,可是我又不想丢下她自己去玩,结果差点吵架呢!」 

两公婆都紧张为对方想。「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生活,现在她的注意力全放在我身上,想到家里剩她一人,真的很没义气,所以我会推却晚上的聚会,一定回家跟她吃饭。」 

然而,他们又不是24 小时都「糖黐豆」:「虽然我现在没工作,但我仍是一大早就出门,做运动也好,到处逛逛也好,总之不能每分每秒也对太太,否则会发现对方很多缺点。夫妻间要保持空间,各有自由的时间。」 

 

本文获《明报》授权转载

原文连结﹕前社工陈炳麟退而不休为香港老人,做黐缠老人 
原文刊登日期﹕2014-05-24
记者:钟家宝、陈咏诗 
摄影:陈淑安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