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檔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所管理的真人圖書網絡的相關資料。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Wefoto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故事

‹ 去主題頁 ‹ 回到故事頁

Joe Pang

頁面建立日期
2021.08.02

頁面更新日期
2022.06.02

×

預約會見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 [聯絡電話] * 必須填寫 ! [聯絡電話] 請填寫有效聯絡電話


! [組織] * 必須填寫


! [開始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結束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開始日期及時間不能在結束日期及時間之後 ! 開始日期必須在目前日期或之後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 [地點] * 必須填寫


你已成功提交預約會見,我們將會盡快處理您的申請。
×

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 * 必須填寫


! [網址] * 必須填寫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選擇附件 更改 刪除
(最多可上傳10個附件,總附件大小不得超過100MB。)
! [出了點問題,請再試一次。]
! [附件上傳超過了最大附件數量。]
! [上傳的附件超過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應/補充。

拯救生命的同志牧師

Adobe Flash Player Loading ...

按此閱讀影片的文字記錄


 

 

彭偉業Joe Pang,馬來西亞華人,二十一歲始讀神學,讀書一兩年後漸漸發現自己的同性性傾向。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茶座一開始,Joe為我們介紹他在2011年被按立為牧師的照片。Joe站在中間,左邊是美國紐約都會社區教會(Metropolitan Community Church of New York)的牧師,Joe受到這位牧師兩年的培育,學習如何牧養LGBT信徒,Joe表示受到的啟發和衝擊極大,是在亞洲無法學習得到的,例如以包容性語言(inclusive language)牧養信徒。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看到一位活生生的同志牧師在我面前,是很empowering的,鼓勵我也能夠創造這條路。

2004年於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畢業,Joe早在讀神學期間漸漸發現自己可能的同性性傾向,深感基督教信仰與同性戀無法相融,內心痛苦;聽長輩建議嘗試交了一位女朋友,拍拖兩年,Joe更清楚自己的喜好,內心掙扎更大。想變得「正常」,尋找各式治療和輔導幫助自己,四五年過去,Joe始全面接納自己的同志身份。 

Joe發現自己改變不了性傾向,遂在網上尋找支持基督徒同志的資料,找到歐陽文風牧師,就是相片中右邊的那位。與歐陽牧師對話,跟他一起查考聖經,Joe感受甚深,「看到一位活生生的同志牧師在我面前,是很empowering的,鼓勵我也能夠創造這條路。」Joe表示當時馬來西亞沒有人走基督教同志這條路。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可以做自己,實在是太珍貴了。

2007年Joe秘密成立了同志基督徒小組,找同路人陪伴自己,亦以過來人身份幫助新人;那時Joe仍在主流教會當傳道,牧師問Joe是不是同志,Joe立即否認,因為沒有心理準備出櫃,可是否認卻令Joe深感內疚,「之後我答應了上帝,下次教會牧師問我,我會承認。」一年後,牧師再問,Joe承認自己是同志,牧師便請Joe自己辭職。「要我自己請辭,是很晴天霹靂,很傷心;但離開教會的那一刻,我很釋放,很輕鬆,因為在歧視同志的教會中我要扮直人,扮man,而我現在不用再戴面具了。」阿Joe表示,「可以做自己,實在是太珍貴了。」之後Joe全力培育那個小組成為同志教會。 

Joe指出在馬來西亞建立同志教會,阻力極高。第一,馬來西亞不歡迎人辦教會,五十年前已停止頒發正式的教會牌照,在馬來西亞合法辦教會要擁有法定宗教用途的土地,是很難做到的;第二,同志肛交和口交刑罰可達監禁二十年和鞭刑。Joe不希望辦地下教會,是故所有教會聚會資訊皆透明。曾有執法人員表示會到教會視察聚會,教友因種種原因害怕,希望停止聚會一次,Joe堅持繼續,「假如警察一來我們便關門,教會如何辦下去?」慶幸本來不想出席的教友都出現,甚至帶同朋友來撐場,Joe笑言失望的是最終警察沒有來。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要尊重,看人不要看性別,人就是人。我們教會漸漸有這種敏感度,不會再叫兄弟姊妹,而直接叫名字,或稱呼朋友、家人、肢體,採用這些更具包容性的語言。

除了反對同志的言論和執法人員可能上門,Joe面對另一個問題,是教友信仰背景的差異。信徒因同志身份被歧視而來到Joe的教會,但每人信仰背景皆不同,例如十字架上要不要有耶穌像,最後聖壇上放了一個十字架,一個有像一個沒有像,讓Joe明白到建立一個共融教會的重要性。 

主持問Joe的堅持是什麼?「我們要實踐愛,經歷那麼多的困難和歧視仍要堅持,因為我們愛耶穌。」除了愛神,Joe強調要愛自己,因為同志受到的打壓和歧視甚大,要與自己共融;同時也要愛人,要明白反對同志的人,不能一直怨恨下去。Joe表示,大部分留在教會的人,都同意「愛耶穌、愛自己、愛他者」的使命。 

然而實踐出來困難重重,單單是LGBT,就牽涉到四個群體,要做到互相明白和了解也不容易,例如男同志不明白跨性別這課題,聚會後一起吃飯無人願意坐在跨性別朋友旁邊,怕令自己也出了櫃,要慢慢適應;又例如有女同志打扮得好man,因教友稱呼她姊妹而非常生氣。跌跌碰碰,十幾年走來,Joe明白了「要尊重,看人不要看性別,人就是人。我們教會漸漸有這種敏感度,不會再叫兄弟姊妹,而直接叫名字,或稱呼朋友、家人、肢體,採用這些更具包容性的語言。」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去到自己的內心,如何面對過去的傷害,如何維持健康的心理水平,仍是我要努力的課題。

Joe現時在香港基恩之家當牧者,同時照顧著馬來西亞的教會。Joe深感神學訓練並不足夠,遂來到香港進修輔導學、神學和靈修學;同時Joe亦會支援亞洲各地的華人同志教會,以香港為基地也方便。 

問實踐使命有何挑戰?Joe覺得要努力「和好」,深感同志運動五十年,到今日仍然有人問:「我是信徒,又是同志,可以嗎?」如何與自己相處,仍是最大課題,甚至是Joe現時要面對的。「去到自己的內心,如何面對過去的傷害,如何維持健康的心理水平,仍是我要努力的課題。」Joe最終希望接納自己是一個人。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小到大,原生家庭、社會、主流教會都說你是錯的,即使來到同志教會,也不是立即可以接納自己,再者來到安全的地方,內心的壓抑可以浮現,更需要處理這些傷痛。

到故事交換故事環節,Kimling感深刻的是接納,曾在基督教團體工作,其支持同志的立場招來信徒反對,但Kimling明白同時是拯救生命的工作,因有大專信徒十幾年後表示當年的參與和接納,令自己重拾自信。Chitat感深刻的是共融的課題,十字架上有沒有像也是爭議,想問如何看以基督教入手做支援同志的工作?Joe表示基督教是助力也是阻力,阻力在於有人可能執著自己的信仰傳統是真理;然而信仰也是幫助的力量,因人與上主的關係,讓人有動力去生存去成為美好的人。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問同志教會幫助人什麼?Joe表示無死到已經是幫助,因為同志是高危的自殺群體,Joe真的實際地去救人,讓人不自殺繼續生活下去。Joe表示每個月都有人想自殺,去年疫情爆發之時,有人曾在天台企跳,Joe跟他談了兩個小時也不成功,最後Joe問:「你哭了那麼久,口渴嗎?」結果他回家喝水後,就無事了。「想自殺的人怎樣找到我?因為我高調地說自己是一位同志牧師,即使他不認識我,也會信任我。」也曾試過有人表示他可以不死,但他想Joe每天打電話跟他聊天直到不再有自殺念頭,Joe表示這就是陪伴。「從小到大,原生家庭、社會、主流教會都說你是錯的,即使來到同志教會,也不是立即可以接納自己,再者來到安全的地方,內心的壓抑可以浮現,更需要處理這些傷痛。」Joe表示在基恩之家,多了舉辦愛自己的課程,也設立同志友善的輔導中心,讓教會充滿著照顧自己愛自己的氛圍。 

 

 

 

 

撰文:劉劍玲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