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檔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所管理的真人圖書網絡的相關資料。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Wefoto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故事

‹ 去主題頁 ‹ 回到故事頁

Sky Lau

頁面建立日期
2021.07.27

頁面更新日期
2021.08.19

×

預約會見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 [聯絡電話] * 必須填寫 ! [聯絡電話] 請填寫有效聯絡電話


! [組織] * 必須填寫


! [開始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結束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開始日期及時間不能在結束日期及時間之後 ! 開始日期必須在目前日期或之後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 [地點] * 必須填寫


你已成功提交預約會見,我們將會盡快處理您的申請。
×

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 * 必須填寫


! [網址] * 必須填寫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選擇附件 更改 刪除
(最多可上傳10個附件,總附件大小不得超過100MB。)
! [出了點問題,請再試一次。]
! [附件上傳超過了最大附件數量。]
! [上傳的附件超過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應/補充。

背負污名的兒子願有天向父母come out

Adobe Flash Player Loading ...

按此閱讀影片的文字記錄


 

 

劉凱亮Sky Lau,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哲學博士,其過往研究題目均與娛樂性用藥、性/病(HIV/AIDS)和男同志有關,特別是研究香港男同志社群中的Chem-Fun現象(學術世界及歐美等西方社會稱為chemsex)。

茶座一開始,Sky為我們分享幾張圖片,訴說他的故事。第一張圖片是委屈,Sky指小二已能向老師清楚表達「我怕受委屈」的訊息,埋下自己將來關心社會公義和邊緣群體的伏線。第二張圖片是粉筆,表達Sky兒時渴望當老師,曾把家中的衣櫃門當成黑板,然後用粉筆寫字對著空氣教書,並用打字機製作試卷,自己作題後變成老師改卷,「我的志願」最終實現,現於大學教授社會學。第三張圖片是法國已故學者福柯(Foucault),Sky於大學二年級時接觸Foucault的思想,這位當代思想家成了Sky學術上的偶像,其名句「Where there is power, there must be resistance」賦予Sky力量以抗衡性/別霸權。第四張圖片是六色彩虹旗,反映Sky一直以來的研究範疇,是跟同志和性有關的,博士論文研究為男同志社群中Chem-Fun的新興現象。第五張圖片中的兩位卡通人物,象徵Sky人生中一段重要的關係。

主持問及最大的挑戰是什麼?Sky認為讀書其實並不辛苦,因為同志議題是自己最喜歡的研究題目,教書的工作也是分享自己所認識和喜歡的東西,並形容為「教書自肥」,意思是賺錢去教自己喜歡的課題,例如用藥、性/病和同志。最大的挑戰反而是來自家人,例如升讀大學時,媽媽鍾情香港大學,Sky則喜歡香港中文大學,即使Sky害怕媽媽的哭腔,最終本科還是選擇香港中文大學(直至讀博士時才在香港大學唸書)。在研究院時,最初Sky向家人表示自己的研究與人有關,到後來親友不滿足於此解釋,Sky便說跟性別有關,最後才勉強說自己的研究跟性和性教育有關。從事同志研究至今十多年,Sky遺憾無法跟家人表達自己的研究興趣,不過Sky形容「媽媽也不是省油的燈」,因為有一天媽媽跟Sky說「《囍宴》(李安的電影作品)我都看過。」反映媽媽可能也知道Sky的研究課題。

Sky表示,自己辭去副學士講師這份長工,研究男同志社群的用藥行為,題材極其敏感,再加上社會學這科目本身較難向外行人解釋是什麼……以上種種原因,均增加Sky向家人真誠表達的難度。同志、性/病和用藥,主流眼中以偏見觀之,Sky作為研究者也深深感受到這種污名,是以數次渴望開口跟家人解釋自己的研究課題時最終也只好放棄。Sky表示作為研究者也有所顧忌,可見社會主流加諸性小眾的壓力有多大。

Sky講述自己有三個夢想:當老師,讀博士,以及對同志社群有貢獻和影響力;第一和第二個夢想已達到,只差第三個,Sky渴望透過研究Chem-Fun和推廣緩害的理念,貢獻香港的男同志社群。談到學術界中緩害(harm reduction)流派的說法,Sky指香港曾經有組織提倡「high and safe」,意思同志可以「安全地」用藥而盡量減少傷害,結果被指為宣揚吸毒,組織急急取消相關活動和計劃。在政府對毒品「零容忍」的大前提,加上非政府組織受制於政府撥款的情況下,使坊間難以宣揚和落實緩害的介入方法。Sky坦言自己沒有組織的包袱,或者就由自己以KOL(Key Opinion Leader)的方式在網上推廣Chem-Fun的緩害。Sky更希望將其Chem-fun研究化成電影,就像其博士論文導師Dr. Travis Kong的老年男同志研究化成電影《叔·叔》並在大銀幕上演。

主持追問Sky希望帶來什麼改變?Sky希望減輕主流社會對用藥的污名,因為用藥者不一定是「道友」或癮君子,用藥者有不同的故事和身份,希望圈外人可以更立體地理解用藥者和用藥文化。對於同志圈子,或許他們確實有孤單和脆弱的時候,希望緩害的介入手法可以幫助他們處理其困境。

在故事交換故事環節,Carmen表示十分明白Sky的處境,因為自己推廣殘障者的性權,同樣也不敢讓家人知道;Sky進一步表示,擔心自己come out的話,反而把父母放進衣櫃,因為父母要承受來自親友的目光。Chitat問茶座錄影可供網上瀏覽,到底Carmen和Sky想不想父母知道?Carmen表示若父母有機會看到,就讓他們先消化一下;Sky也想父母知道,而希望父母的反應是「ok喎」。參加者Alan表示自己come out時,父母其實一早知道,只差自己是否開口,並提問Sky「假如父母真的看到這集茶座,Sky希望跟父母說什麼?」Sky想說:「我一直做的事是我感興趣的事,就是跟同志有關的事,而即便如此,我仍是你們的兒子,我沒有改變。曾記得父母說過,什麼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兒子健康和開心,而我現在做這方面的研究,自己真的很快樂,你們的夢想和我的夢想都達到了。」

是次茶座,感謝Sky的真誠分享。願有天背負污名的兒女,都可以坦言無懼地向父母come out。

 

 

 

 

撰文:劉劍玲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