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 [姓名] * 必須填寫
電郵地址 *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組織 * ! [組織] * 必須填寫
預計參與人數:*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地點:* ! [地點] * 必須填寫
請問您為甚麼有興趣邀請這故事人物作分享嘉賓?
其他問題/意見
遞交 取消
真人網絡非常重視閣下的私隱權,因此制訂有關保護政策,為閣下提供周全的保障。閣下使用本計劃網站之各類服務均受此私隱政策聲明列載的條款所規管。在使用或提供任何資料(包括閣下之個人資料)前,請小心閱讀此私隱政策聲明。
閣下有義務提供本網站要求的個人資料作登記或參與活動之用,除部分可選擇性填寫的資料除外。
* 必須填寫
電郵 * ! [電郵] * 必須填寫
網址 * ! [網址] * 必須填寫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附件
廖峰生於湖南長沙一普通家庭,9歲時,有一天突然失去意識倒下了,被送去醫院診斷後得知自己患有癲癇症。對當時的廖峰而言,或許他並不了解「癲癇症」這三個字意味着甚麼。他表示,自己病發時大都失去了意識,並不清楚期間發生的細節,一般都是靠家人事後告知,以了解自己的病情。他的家人補充,癲癇症對廖峰腦部有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他日常生活中會呈現各種精神障礙症狀,情緒時有起伏不定,對於時間概念以及平日發生的事情總感記憶模糊,亦難以暢順地表達自身想法和感受。
當問及這個疾病對他的個人影響是甚麼,廖峰初時想讓母親代為回答,覺得自己無法說明白,之後他慢慢細想,緩緩答道:「人很悶,總覺得悶悶不樂,會突然失去知覺。」這個疾病讓廖峰從學生時期就不太願意與人來往和步出家門,「曾經在往學校的路上不自覺地跌倒,上課的時候也總是坐不好,有時候暈倒了,醒過來才發現已經過了幾節課。身邊的同學們都感到驚怕,老師知道我的狀況,會幫助我,把我扶起來到旁邊休息。」
少時怯於人際交往的廖峰,每天就是兩點一線往返他的家和學校,看似對此以外的人事物都不太感興趣。這樣的他卻有着一個特別熱衷的愛好—畫畫。那麼他愛上畫畫的契機是甚麼呢?「當我在家發悶的時候,翻到了一本美術書,看到一些有名畫家的作品,我特別喜歡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劉繼卣的鷹等。我個人喜歡畫動物。我屬『馬』,所以特別喜歡畫馬;我也敬佩動物可以在大自然中生活,我也想自由自在、健康地生活下去。」從廖峰畫畫這個愛好,似乎可以看到他的心與外面世界有着某種聯繫,而不是像他所說般與世隔絕。
當問到廖峰長大以後,曾否有那麼一刻很好奇外面,想要走出家門的時候,他回答:「不,我很少出門,很怕在外面發病,父母也七老八十了,就別辛苦他們陪我外出。」總說着「怕」的廖峰其實也有勇敢的時刻。畫畫需要各種畫紙、顏料和畫具等用品,說實在的,這全是一筆筆消耗性開支。廖峰家裏縱使經濟條件有限,也盡量滿足他所需。他們在區內租了一間十幾坪的小房間,準備了一些基本畫具讓廖峰可以專心畫畫。「我自學畫畫沒有困難,只缺資金。我會自己去撿『廢品』,還有社區服務中心的主任,靠着他們的幫助和給予機會,我可以繼續畫畫。」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他會跨出自己的安適區,不時到社區裏的公共空間去撿鄰里不要的廢品,像是紙、鞋子等,然後拿到回收站去賣。
或許廖峰不善辭令,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他的生活舉動探知到他內心對外界的好奇及嚮往。他的家人表示,每當家人要外出散步或買菜,他必定會跟隨;當社區服務中心發來各種活動邀請,如中秋節慶、燒烤、戶外野炊等,他定然積極響應參與;若是遇上才藝表演活動,他更會廢寢忘餐地準備畫作以供展覽之用。「畫畫讓我遠離煩惱,可以把事情做好,脾氣好多了,最近也沒有病發。」與畫相遇的廖峰,憑畫寄意,為自己找到一個抒發所思所想的渠道,與外界連接。從他身上也看到了與一般人無異的,對健康體魄、不受疾病枷鎖的自由生活的渴望。
撰文:陳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