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檔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所管理的真人圖書網絡的相關資料。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Wefoto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故事

‹ 去主題頁 ‹ 回到故事頁

鄧麗銘

頁面建立日期
2020.05.21

頁面更新日期
2021.08.19

×

預約會見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 [聯絡電話] * 必須填寫 ! [聯絡電話] 請填寫有效聯絡電話


! [組織] * 必須填寫


! [開始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結束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開始日期及時間不能在結束日期及時間之後 ! 開始日期必須在目前日期或之後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 [地點] * 必須填寫


你已成功提交預約會見,我們將會盡快處理您的申請。
×

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 * 必須填寫


! [網址] * 必須填寫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選擇附件 更改 刪除
(最多可上傳10個附件,總附件大小不得超過100MB。)
! [出了點問題,請再試一次。]
! [附件上傳超過了最大附件數量。]
! [上傳的附件超過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應/補充。

走在矇矓未知中又如何? 堅持探索新發現

Eli是一位視障學生,現於香港科技大學修讀計量金融學學士課程。這所大學正是她報考大學時的第一志願,這使得她現在非常滿足開心。在疫情期間幾乎所有課程都轉為網上教學模式,Eli主修的科目涉及很多數理計算,這種上課模式讓她難以即時發問,或多或少影響到她學習的進度。於是她用自己的小方法去面對這些難題,例如把一整個星期的學習疑問記下來,在每周的導修課中一次過向導師提問。

運用科技、軟硬件,讓我現在學習比較舒服。我能夠即時知道教授講到哪一部分,這對學習很重要。

有別於不少被科技工具困擾的人們,Eli認為這些軟硬件好處多多,亦樂於學習運用。平常坐在教室中,Eli難以看清老師在黑板所寫或是投影機放出的影像內容,只好盡量用相機和筆記下來,回家花時間去重溫;網上教學則大大提升了Eli的學習效率,在家使用雙螢幕便能輕鬆看清教授講課進度,亦可按自己需要使用內置軟件放大想看的部分。

 Eli在家上課時的學習工具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Eli看待困難與解難的態度,不但幫助了她應對疫情下的學習困難,也幫助她走過受視障困擾的少年時光。由於Eli的視野比較窄,看東西時比較慢,看黑板和書本都要比同學付出更大的努力。當年她剛從特殊學校轉到主流學校,為了跟上緊湊的課程進度,她課後多花額外的時間在家溫習,在學校時亦更踴躍的主動舉手發問,努力讓自己可以更獨立、更快地去學習;在日常生活上,Eli也有着自己的解難小辦法,譬如對常人來說輕而易舉的看升降機按鍵,Eli就要用上想像力及邏輯推理來輔助。她會先嘗試找到較易辨認的「1」 和「 7」字的位置,然後在矇矓的視野中好好運用自己的想像與邏輯去推測其他號碼所在;人際關係方面,受視力所限,Eli往往看不清身邊人的臉孔,在課堂間或於校園行走時會無可避免地無視了一些之前認識的新朋友。還好Eli性格樂觀、為人主動,這讓她在學校裏得以交到許多知己友好。

 Eli中學上課時使用的放大鏡,盒子是轉校後新同學贈予她的小禮物,讓她感到溫暖窩心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即便會有不便、碰壁的時候,也無所謂,那並不是完結,回頭再找一條對的路就可以了。

儘管Eli說得淡然,但實際生活中她還是會有不安、恐懼的時候吧?她是如何去跟這些不安、恐懼相處的呢?「我會不安,會恐懼,不過我又會想,這些不安會帶我去甚麼地方。有時候眼看着快要到上課時間,朋友也傳訊息來催,我卻還在巴士站掙扎着想面前這巴士是否我該上的號碼,然後我還沒看清楚巴士就開走了;有些升降機按鍵編排很古怪,沒有『4』樓,有『LG』、『UG』、『UB』,我搞不懂、看不清就會按錯。按錯了怎麼辦?其實也沒甚麼,走回升降機中,再乘搭就是了。即便會有不便、碰壁的時候,也無所謂,那並不是完結,回頭再找一條對的路就可以。」Eli甚至覺得「出錯」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可能我去錯樓層,卻意外發現美好事情呢!這些『未知數』可以撫平我的不安。」

 Eli初次挑戰音樂劇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每個突如其來的情況能帶給我新的發現;每次踏出comfort zone(舒適區)都是一趟新的旅程。

從Eli的種種經歷和日常片段可看出,她從不視困難或自身限制為向前邁進的攔阻,甚至會主動尋找及擁抱新挑戰。「每次踏出comfort zone都是一趟新的旅程。去年我參加了台灣環島單車團,用了4天從台中踏單車到高雄。為了保護眼睛和皮膚,其實我應該避免進行戶外活動,但我還是做足保護措施然後參加了;我從小學習多偏重數理,第一次挑戰音樂劇時,同伴全是功力深厚的同學,我卻要逐項逐項去學習去記,是很辛苦,但真的學到很多。」Eli更是無懼視力限制,挑戰自己去砌拼圖、學彈結他,「學彈結他是有困難,要看清樂譜也不容易;拼圖則要用放大鏡逐塊去看去辨認。」

 新興趣 — 拼圖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很貪玩,喜歡嘗試新事物,看到其他人做的事情也會想自己去嘗試一下。

這一切對Eli來說都是挑戰,旁人也許難以想像一個視障人士在做這些事情時的難度。在回顧這些經歷的苦樂時,Eli肯定地說:「我很貪玩,喜歡嘗試新事物,看到其他人做的事情也會想自己去嘗試一下。其他人看到我要包到整個人都密不透風才能去踏單車,會覺得這樣很辛苦,我卻覺得這只是一個滿足我『貪玩』心願的過程。可能有人會覺得我拼圖要用放大鏡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我卻覺得能有這些工具幫助我去做到想做的事情,我應該感到高興。」Eli的「貪玩」造就了這樣一個不斷挑戰自我、對目標堅定的自己,「是辛苦,是不容易,但只要你有想做到的事情,這些困難都只是過程的一部份。」

 Eli去台灣環島時做足保護措施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 + + 2022年4月10日 真人茶座訪談記錄 + + +

在疫情下讓不安帶路、看背後得著

Adobe Flash Player Loading ...

按此閱讀影片的敘事工作反思

在聽過Eli的故事後,線上現場的陳同學除了欣賞Eli在學業上的努力外,更感受到自己和Eli一樣,沒有因為自己身體上的限制而放棄,不會把自己label成SEN後就阻礙了自己的路。Eli很贊同陳同學的「唔當自己係SEN學生」的態度,更延伸到「唔當」並不等於「否認」,只是「不需要每一分一秒都諗住自己係SEN或視障」,反而去「忘記限制、搵到方法」就是了。

另外一位Dong同學也分享了在疫情之下的學習情況,和Eli的故事一樣,網上授課雖然有不足之處,但是他也看到背後的得著,就如平日講話時有困難的他,反而可以透過whatsapp或IG更為暢順地溝通,連「以前唔夠膽講嘅嘢都敢講」。Eli也同意在疫情之下,雖然網上授課讓大家的距離拉遠了,可是關係卻近了,背後的得著就是善用一些溝通工具,可以令大家「連接多咗、傾計多咗、拉緊距離做自己」,更期待著把這些成功經驗在將來疫情過去後帶回線下。

在未來的日子裡,Eli會繼續抱著自己的夢想去玩、去旅行、去完成自己的心願,讓「不安帶自己去唔同嘅地方」,就是「錯咗咪行番轉頭,總有可能行番去啱嘅地方,見到正嘅嘢。」

 + + + + + + + + + + + + + + + + + + + + + 

 

 

 

撰文:陳嘉敏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