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檔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所管理的真人圖書網絡的相關資料。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Wefoto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故事

‹ 去主題頁 ‹ 回到故事頁

楊保謙

頁面建立日期
2019.05.29

頁面更新日期
2021.08.20

×

預約會見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 [聯絡電話] * 必須填寫 ! [聯絡電話] 請填寫有效聯絡電話


! [組織] * 必須填寫


! [開始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結束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開始日期及時間不能在結束日期及時間之後 ! 開始日期必須在目前日期或之後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 [地點] * 必須填寫


你已成功提交預約會見,我們將會盡快處理您的申請。
×

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 * 必須填寫


! [網址] * 必須填寫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選擇附件 更改 刪除
(最多可上傳10個附件,總附件大小不得超過100MB。)
! [出了點問題,請再試一次。]
! [附件上傳超過了最大附件數量。]
! [上傳的附件超過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應/補充。

不主張只使用藥物的精神科醫生

人們選擇精神科,是因為想尋求答案。

楊保謙醫生早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主修精神科,當時精神科尚未為人所認識,他坦言,每位精神科醫生心裡都有些個人問題,修讀這科目便是希望為自己尋找答案。大學畢業後,David分別在青山醫院和高街精神病院擔任精神科醫生,當時政府對精神病的支援並不足夠。由於資源緊迫,導致住院環境十分擠迫,三個病人需要一同睡在兩張地席上。之後在高街醫院,楊醫生曾試過上午時段為40個病人診症,每位病人只有約兩至三分鐘診治時段,種種人手和資源上的不足,令他沒有時間了解每一位病人,只能透過表面病徵為病人診症,未能夠對症下藥,但亦因為這個經驗,令他願意多花時間了解病人,為他們找出問題的癥結。

解離症很容易被忽略。

於香港工作三年後,楊醫生到英國修讀心理治療,完成課程後,碰巧遇上六七暴動,便走到加拿大任精神科門診醫生,執業長達四十多年。當時楊醫生在加拿大的精神病醫院工作,接觸不少解離症病人,看到不少醫生的治療方法「治標不治本」。人性多面,每個人於不同場合,會因應對象而呈現不同性格和形象,但解離症病人卻有別於常人,幾個不同人格都是獨立個體,而當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擁有多個人格,因而未能好好控制他們。楊醫生以其中一個病患為例,一位女士看精神科醫生,背後可能因為她在家中經常被丈夫虐打,但家事令她對醫生感到難以啟齒,於是看醫生時便不發一言。大多數醫生單從表面,為她處方憂鬱藥,「婚姻不幸福才是理由,所以只看到憂鬱症,會忽略很多背後嚴重的問題。」楊醫生由此認為當精神科醫生需要有一顆敏感的心,觀小察微,才能夠了真正了解病人。

 

病者和醫者的關係良好,他自然會信任你,說給你聽 。

楊醫生遇過很多病人,長期服藥後仍然未能康復。經過相處後,發現這些病人患上解離症,但因普遍醫生只有短時間和病人共處,雙方沒有建立互信關係,令他們只能看到病人的表面人格。透過長時間接觸病人,讓病人在他面前顯現交替人格,「試過與病人交談時,病人突然變成小女孩,令我成個人打冷震。」 雖然早於50年代確認解離症的病徵,可是對於如何醫治解離症,尚未有一套有系統的方法,「當時沒有方法醫治解離症,我只有在教科書上看過相關病例,所以只能自己摸索醫治方法」,而楊醫生更將多年案例編撰成書。 

認為藥物可以完全治癒所有精神病人,這個想法是過了火。

楊醫生認為精神病不能單靠藥物解決,譬如憂鬱症需服食的藥物多達幾十種,「如果你真是有好的藥,只要一種便足夠」,他認為現時全球趨勢過分著重用藥,皆因醫生為病人處方開藥後,會考慮到病人停藥可能帶來的各種後果,便要求病人繼續服用,形成惡性循環,令病人過度依賴藥物。「我曾經有一個病人,多次自殺不果,而長期服食藥物仍未能康復,我為他停藥後,他便康復了。」楊醫生寄語,如果單純認為精神病只需利用藥物解決,是錯誤的觀念,要有效治療精神病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利用對話治療患者。 

 

 

 

 

撰文:丘萃希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