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 [姓名] * 必須填寫
電郵地址 *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組織 * ! [組織] * 必須填寫
預計參與人數:*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地點:* ! [地點] * 必須填寫
請問您為甚麼有興趣邀請這故事人物作分享嘉賓?
其他問題/意見
遞交 取消
真人網絡非常重視閣下的私隱權,因此制訂有關保護政策,為閣下提供周全的保障。閣下使用本計劃網站之各類服務均受此私隱政策聲明列載的條款所規管。在使用或提供任何資料(包括閣下之個人資料)前,請小心閱讀此私隱政策聲明。
閣下有義務提供本網站要求的個人資料作登記或參與活動之用,除部分可選擇性填寫的資料除外。
* 必須填寫
電郵 * ! [電郵] * 必須填寫
網址 * ! [網址] * 必須填寫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附件
楊保謙醫生早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主修精神科,當時精神科尚未為人所認識,他坦言,每位精神科醫生心裡都有些個人問題,修讀這科目便是希望為自己尋找答案。大學畢業後,David分別在青山醫院和高街精神病院擔任精神科醫生,當時政府對精神病的支援並不足夠。由於資源緊迫,導致住院環境十分擠迫,三個病人需要一同睡在兩張地席上。之後在高街醫院,楊醫生曾試過上午時段為40個病人診症,每位病人只有約兩至三分鐘診治時段,種種人手和資源上的不足,令他沒有時間了解每一位病人,只能透過表面病徵為病人診症,未能夠對症下藥,但亦因為這個經驗,令他願意多花時間了解病人,為他們找出問題的癥結。
於香港工作三年後,楊醫生到英國修讀心理治療,完成課程後,碰巧遇上六七暴動,便走到加拿大任精神科門診醫生,執業長達四十多年。當時楊醫生在加拿大的精神病醫院工作,接觸不少解離症病人,看到不少醫生的治療方法「治標不治本」。人性多面,每個人於不同場合,會因應對象而呈現不同性格和形象,但解離症病人卻有別於常人,幾個不同人格都是獨立個體,而當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擁有多個人格,因而未能好好控制他們。楊醫生以其中一個病患為例,一位女士看精神科醫生,背後可能因為她在家中經常被丈夫虐打,但家事令她對醫生感到難以啟齒,於是看醫生時便不發一言。大多數醫生單從表面,為她處方憂鬱藥,「婚姻不幸福才是理由,所以只看到憂鬱症,會忽略很多背後嚴重的問題。」楊醫生由此認為當精神科醫生需要有一顆敏感的心,觀小察微,才能夠了真正了解病人。
楊醫生遇過很多病人,長期服藥後仍然未能康復。經過相處後,發現這些病人患上解離症,但因普遍醫生只有短時間和病人共處,雙方沒有建立互信關係,令他們只能看到病人的表面人格。透過長時間接觸病人,讓病人在他面前顯現交替人格,「試過與病人交談時,病人突然變成小女孩,令我成個人打冷震。」 雖然早於50年代確認解離症的病徵,可是對於如何醫治解離症,尚未有一套有系統的方法,「當時沒有方法醫治解離症,我只有在教科書上看過相關病例,所以只能自己摸索醫治方法」,而楊醫生更將多年案例編撰成書。
楊醫生認為精神病不能單靠藥物解決,譬如憂鬱症需服食的藥物多達幾十種,「如果你真是有好的藥,只要一種便足夠」,他認為現時全球趨勢過分著重用藥,皆因醫生為病人處方開藥後,會考慮到病人停藥可能帶來的各種後果,便要求病人繼續服用,形成惡性循環,令病人過度依賴藥物。「我曾經有一個病人,多次自殺不果,而長期服食藥物仍未能康復,我為他停藥後,他便康復了。」楊醫生寄語,如果單純認為精神病只需利用藥物解決,是錯誤的觀念,要有效治療精神病要從多方面入手,包括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利用對話治療患者。
撰文:丘萃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