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档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间所管理的真人图书网络的相关资料。
联络我们 捐款支持 注册/登入
Wefoto
联络我们 捐款支持 注册/登入

故事

‹ 去主题页 ‹ 回到故事页

杨保谦

页面建立日期
2019.05.29

页面更新日期
2021.08.20

×

预约会见


! [姓名] * 必须填写


! [电邮地址] * 必须填写 ! [电邮地址] 请填写有效电邮

! [联络电话] * 必须填写 ! [联络电话] 请填写有效联络电话


! [组织] * 必须填写


! [开始会见日期及时间] * 必须填写

! [结束会见日期及时间] * 必须填写
! 开始日期及时间不能在结束日期及时间之后 ! 开始日期必须在目前日期或之后


! [预计参与人数] * 必须填写


! [地点] * 必须填写


你已成功提交预约会见,我们将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请。
×

回应/补充

* 必须填写


! [姓名] * 必须填写


! [电邮] * 必须填写


! [网址] * 必须填写

! [我有以下回应/补充] * 必须填写

选择附件 更改 删除
(最多可上传10个附件,总附件大小不得超过100MB。)
! [出了点问题,请再试一次。]
! [附件上传超过了最大附件数量。]
! [上传的附件超过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应/补充。

不主张只使用药物的精神科医生

人们选择精神科,是因为想寻求答案。

杨保谦医生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主修精神科,当时精神科尚未为人所认识,他坦言,每位精神科医生心里都有些个人问题,修读这科目便是希望为自己寻找答案。大学毕业后,David分别在青山医院和高街精神病院担任精神科医生,当时政府对精神病的支援并不足够。由于资源紧迫,导致住院环境十分挤迫,三个病人需要一同睡在两张地席上。之后在高街医院,杨医生曾试过上午时段为40个病人诊症,每位病人只有约两至三分钟诊治时段,种种人手和资源上的不足,令他没有时间了解每一位病人,只能透过表面病征为病人诊症,未能够对症下药,但亦因为这个经验,令他愿意多花时间了解病人,为他们找出问题的症结。

解离症很容易被忽略。

于香港工作三年后,杨医生到英国修读心理治疗,完成课程后,碰巧遇上六七暴动,便走到加拿大任精神科门诊医生,执业长达四十多年。当时杨医生在加拿大的精神病医院工作,接触不少解离症病人,看到不少医生的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人性多面,每个人于不同场合,会因应对象而呈现不同性格和形象,但解离症病人却有别于常人,几个不同人格都是独立个体,而当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拥有多个人格,因而未能好好控制他们。杨医生以其中一个病患为例,一位女士看精神科医生,背后可能因为她在家中经常被丈夫虐打,但家事令她对医生感到难以启齿,于是看医生时便不发一言。大多数医生单从表面,为她处方忧郁药,「婚姻不幸福才是理由,所以只看到忧郁症,会忽略很多背后严重的问题。」杨医生由此认为当精神科医生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观小察微,才能够了真正了解病人。

 

病者和医者的关系良好,他自然会信任你,说给你听 。

杨医生遇过很多病人,长期服药后仍然未能康复。经过相处后,发现这些病人患上解离症,但因普遍医生只有短时间和病人共处,双方没有建立互信关系,令他们只能看到病人的表面人格。透过长时间接触病人,让病人在他面前显现交替人格,「试过与病人交谈时,病人突然变成小女孩,令我成个人打冷震。」 虽然早于50年代确认解离症的病征,可是对于如何医治解离症,尚未有一套有系统的方法,「当时没有方法医治解离症,我只有在教科书上看过相关病例,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医治方法」,而杨医生更将多年案例编撰成书。 

认为药物可以完全治愈所有精神病人,这个想法是过了火。

杨医生认为精神病不能单靠药物解决,譬如忧郁症需服食的药物多达几十种,「如果你真是有好的药,只要一种便足够」,他认为现时全球趋势过分著重用药,皆因医生为病人处方开药后,会考虑到病人停药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便要求病人继续服用,形成恶性循环,令病人过度依赖药物。「我曾经有一个病人,多次自杀不果,而长期服食药物仍未能康复,我为他停药后,他便康复了。」杨医生寄语,如果单纯认为精神病只需利用药物解决,是错误的观念,要有效治疗精神病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利用对话治疗患者。 

 

 

 

 

撰文:丘萃希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