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網絡非常重視閣下的私隱權,因此制訂有關保護政策,為閣下提供周全的保障。閣下使用本計劃網站之各類服務均受此私隱政策聲明列載的條款所規管。在使用或提供任何資料(包括閣下之個人資料)前,請小心閱讀此私隱政策聲明。
閣下有義務提供本網站要求的個人資料作登記或參與活動之用,除部分可選擇性填寫的資料除外。
回想當年,張愷朗(Bosco)聽到媽媽說「其實你都有機會出亞運、出奧運」,也不是不心酸的。只是運動如人生,怎會盡如人意。
Bosco 9歲時在小學通告中,知道自己要選一項運動、一種樂器來學,看見「劍擊」兩個字,雖未見過卻已自動入迷,「有個劍字喎,細個覺得型囉,好過攞住個波。」初學時選擇了講求技術的花劍,表現一般,直到中二轉玩注重「食腦」的重劍,成績頓時飆升,首年已奪九龍區學界第三名;一年後再奪學界冠軍,更代表香港到菲律賓參加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他亦自此順利進入香港體育學院,隨港隊操練。
「劍擊是只要打完一堆分齡賽、排名賽,頭八名可自動入體院受訓;一旦跌出頭八,便要自動離開體院。出賽(體院)每次只有四個,所以要爭,八個人爭四個位。」因為劍擊的成績,學業成績平平的Bosco入讀拔萃男書院,他的中學時光,亦要在劍擊世界的遊戲規則下渡過,「入了體院,每星期要練習五日;其餘兩日在拔萃練,即是七日都要練劍,都幾冇生活。」
上癮的刺激感
放棄課餘時間、初戀女友「詐型」,但Bosco都心甘情願。「沒有人推我去比賽,那是routine(常規),打劍當然要比賽,沒有人會質疑……尤其咁細個,冇咩獨立思考,比咪比囉。」其實Bosco是沉迷劍擊的,尤其那種電光火石間的刺激感:「唔同踢波,組織一個進攻要一兩分鐘;劍擊的致勝關鍵在剎那間,若做到會好有滿足感。一場比賽有15分,即是最多有29個機會去做這件事,沒有很多次。一個moment可決定你贏唔贏,這是很令人上癮的感覺。」
只是一如許多運動員遇到樽頸位,Bosco那個來得有點早:「上不到頭四名,永遠八強止步。試過好俾心機練都過唔到。」後來有次比賽,對戰宿敵喇沙書院,他進攻不果,對方跟上來,他急速後退時扭傷了腳,韌帶八成撕裂。「嗰一下冇得唔走,輸一分就係輸一分。若唔理嗰一分,或者可以保護到我對腳。」
那次受傷,Bosco停劍半年。復出時在沒有充分練習的情況下,竟也儕身八強,但他反而氣餒,因為知道自己技術到頂,練與不練下去,再無分別。「只係得咁多」,自己接受到嗎?「你唔信自己得咁多,但現實好似話俾你知,你係得咁多。」
由練劍到迷失:唔知自己係度做咩
意志消沉,令Bosco變得暴躁,「一輸就會怪對手、怪裁判,時常發脾氣。」Bosco面對學業壓力,同時劍擊成績止步,讓快要考DSE的他面對抉擇:「是中五、中六時?我很不想練劍,每次練完都好似唔知自己係度做咩嘢。慢慢會想,仲要不要繼續嗰種職業運動員嘅密集程度來練?要不要留低打港青?」
剛大學畢業的Bosco,雖然退出港隊,但沒有放棄劍擊。(圖片來源﹕香港01,鄧倩螢攝)後來,他升讀香港大學附屬學院的副學士課程,到二年級時預備考中大翻譯系,「覺得真係要讀返少少書,上返大學先。」最後一戰在2013年,代表香港到克羅地亞打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他決定在這裡終結比賽生涯——也沒有正式遞信離開港隊那麼戲劇性,他只是再沒報名計分賽,令自己排名fade out(淡出),便自動離開港隊。
「除了好現實嘅原因,如讀書、搵錢,我諗有好多運動員都因為去到一個位,你過唔到,又覺得繼續落去好似再冇意思,就會放棄。」
非爭勝劍擊
停了比賽,卻沒有停止劍擊。順利入讀中大之後,他繼續在大學玩劍擊——非為爭勝,而是真真正正執劍,享受這種運動。「可能是考完DSE那一年,停了練劍,讓我有時間反思劍擊對我來說是什麼一回事。」他的思考結果是:「我心目中想要的是快樂劍擊,而不是爭勝劍擊。」在大學,打劍對手不再是咄咄迫人的競爭者,而是愛好者,讓Bosco重拾「當初對劍擊的好奇」:「做到某個進攻,覺得自己做得好靚,就會好開心。這才是運動的本質。」
Bosco的劍擊教練胡兆祥,也是前港隊成員。「我中二到跟他至今,他看著我由暴燥、幼稚的𡃁仔,變到現在。除了劍擊,他對我的性格、心理都給予許多建議,是很重要的人。」(圖片來源﹕香港01,鄧倩螢攝)
也許當天他「放棄」的,是對劍擊「變質」的心態。在朋友介紹下,他認識了「我沒成為職業運動員」面書專頁版主Tanya,分享了他的「放棄」故事。他認為,這些都不是「失敗」的故事。
比放棄更重要的事
「這是一班被left out(忽略)的運動員。他們可以成功,只不過他們選擇不去『成功』——有傳媒曝光、上世界舞台。他們有其他更值得做的事。」只是未有踏上舞台、甚或已經離開賽場,為何還值得別人的注視?「如果知道我們的存在,可能香港社會,會少一分功利?」Bosco喜歡用疑問句來講一些他肯定的事情,這是他交出的答案。
「大家只著重攞獎是香港之光,其實之前和他們一起訓練的人,都有份造就他們,都為香港運動出過力,令香港運動氣氛更好。」Bosco說的是,在賽場的第一名,當初也需要有二線、三線的對手才能切磋出技術來。這是運動的本質、也是競技的本質。
回想中學時代,Bosco一班三十多人,有廿幾人都各有運動專長,最終今天有踏上國際賽事舞台、當上職業運動員的只得三數個,其他那八、九成的人呢?那天訪問完結,碰上放工時間,走在中環街頭,都是垂頭拿著公事包的上班族。不禁問剛剛大學畢業,即將要踏入社會工作的Bosco,若未來成為他們的一份子,有何感覺?他答:「其實平凡有什麼不好?」
Bosco只擔心一件事:玩劍擊的裝備與場地都較複雜,要繼續玩,需要很大的決心與恆心。若將來工作繁忙,很大機會沒得玩下去,「好多師兄都因為咁而唔再打劍。」他說:「其實這才最不開心,這才是真正的放棄。我仍希望未來的工作,可以容許我繼續打劍。」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原文連結: 【我放棄做運動員2】迷失於競賽生涯 前劍擊手淡出為尋回初心
原文刊登日期﹕2018-08-13
記者﹕謝慧心
攝影﹕鄧倩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