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log into this app.
此存檔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所管理的真人圖書網絡的相關資料。
關於我們
背景
核心成員
顧問團
傳媒報導
研究邀請
研究邀請2
資料政策
真人圖書
故事
專題
團體
個人策展
ReStoryMe暢敘生涯
成為真人圖書
社群活動
真人茶座
真人劇場
真人廣告集智
敘事訓練
資源推介
工作坊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
繁
簡
關於我們
背景
核心成員
顧問團
傳媒報導
研究邀請
研究邀請2
資料政策
真人圖書
故事
專題
團體
個人策展
ReStoryMe暢敘生涯
成為真人圖書
社群活動
真人茶座
真人劇場
真人廣告集智
敘事訓練
資源推介
工作坊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故事
#真人茶座訪談錄 余在思Jonathan,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兼職講師。Jonathan自小喜歡書法,平常也勤於練習,曾與不同的藝術家、團體合作,還在年前出版了《文字燒》字帖。2019年目睹社會嚴重受創,Jonathan希望建立 ... [更多]
以書法耕耘清淨心田
余在思 Jonathan
#真人茶座訪談錄 劉凱亮Sky Lau,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哲學博士,其過往研究題目均與娛樂性用藥、性/病(HIV/AIDS)和男同志有關,特別是研究香港男同志社群中的Chem-Fun現象(學術世界及歐美等西方社會稱為chemsex) ... [更多]
背負污名的兒子願有天向父母come out
Sky Lau
#真人茶座訪談錄 導演Charlie小時候,一家人的娛樂節目,就是租錄影帶回家一起看。對Charlie來說,影視店就是她的玩具店。電影《與天使共桌》是她的啟蒙電影,讓Charlie立志要成為導演和編劇,把想說的故事拍成電 ... [更多]
在途上的導演
Charlie
#真人茶座訪談錄 爸爸逝世至今約四年,為了這次真人茶座的分享,Cherry才打開這四年來都不敢碰的相簿。一張張菲林相片,滿載著各種的回憶,Cherry為我們娓娓道來:在馬來西亞酒店前的照片、小時候把頭飾掛在熟睡爸 ... [更多]
喪親等於失去?從療癒喪親之痛中我獲得什麼
Cherry
#真人茶座訪談錄 這次的主角是阿祖 (化名)。一開始阿祖說愛情很難拿捏,希望男友戒煙但他戒不到。然後阿祖說她看到男友手機中,與前女友和前前女友的曖昧訊息,「嬲到手震」,返工不斷重覆再看訊息研究自己有 ... [更多]
關係的分界線 — 斬不斷理還亂
阿祖 (化名)
#真人茶座訪談錄 果果媽媽是兒童心臟基金會的義工,兩歲半女兒果果患上先天心臟病和腸塞,出生至今先後做過三次手術。疫情期間媽媽難免緊張和擔心,已經兩三個月沒有帶果果外出,亦盡量延後覆診。 [更多]
果果媽媽,疫情中享受被女兒照顧的「成果」
果果媽媽
#真人茶座訪談錄 阿拉是一個社區工作者,在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中,他落選了,當中的困難和挫敗感仍然歷歷在目;可是他對社區工作的熱情依舊,就是沒有區議員的身分,他仍然堅持在社區裡繼續服務;哪管政治操作中有 ... [更多]
疫情下…不同立場無礙合作、不同身分仍可服務!
黃才立
#真人茶座訪談錄 香港人Sarah,與台灣籍的丈夫和孩子,一家三口到台灣苗栗南庄創業,開辦名為「台灣小恬田十三間手作農坊」的小店,與台灣農夫合作,推廣友善農耕(不用農藥和化肥,能與環境友善共生的耕作方法) ... [更多]
深耕鐵咖夢想庄園
Sarah
Ben Sir,全職游泳教練,創辦泳會「A1 Swimming Club」;疫情期間,幾乎全年呆在家。Ben Sir慨嘆,不少同行轉行送外賣,然而外賣也不夠養家。Ben Sir則靠投資和儲蓄過活,又因為自己的泳會與其他機構簽了合約,不想因 ... [更多]
放棄好簡單,堅持很困難而值得
Ben Sir
#真人茶座訪談錄 有些夫婦因各種原因而無法成孕,需要借助體外人工受孕(IVF)的方式來協助懷孕,Anthea(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問Anthea其中的艱辛?她說:「你永遠不知道自己何時才可以成功,去到別人不費吹灰之力 ... [更多]
即使夢想遙不可及,堅持信念做就對了
Anthea
#真人茶座訪談錄 Joyee,大學畢業後浮浮沉沉,一直尋覓事業方向。因喜歡行山,五年前Joyee開始拍攝短片上載youtube,並開設「Joyee Walker」這個facebook page,介紹香港行山路線,深受網民歡迎;後來Joyee發展與 ... [更多]
Joyee Walker的行山思考
Joyee
#真人茶座訪談錄 Smith,自中學開始教結他;畢業後曾任文職數年,最後還是鍾情結他。全職教結他至今年八年,Smith有不少體會,如何面對被逼來學習的小孩,如何面對生源不足的苦惱,並在艱難中開設網校尋求突破。& ... [更多]
沉醉於結他的世界
Smith
#真人茶座訪談錄 阿紫,生於香港,與台灣原住民結婚後到台灣定居。面對文化上的差異,阿紫也有需要適應的地方,例如既不是中文又不是英文的原住民語言,又或是原住民對家人的觀念,而部落族人又如何慢慢接納阿紫。 ... [更多]
hot
愛——不分你我、種族和距離
阿紫
#真人茶座訪談錄 當了十九年空姐,因疫情之故,公司倒閉,一朝失業……Grace說幸好自己於去年開始學習韓式裱花,疫情期間大部份航班停飛,天天在家練習;失業後更可以全心全意專注在裱花事業,現時靠賣蛋糕和教授 ... [更多]
空姐軟著陸
Grace
#真人茶座訪談錄 宣教士龔潔玲Kitling,與印裔丈夫Vijay Partap創辦機構Ultimate United,在香港推廣種族共融,主要關顧少數族裔和非華語群體的兒童、青少年及家庭,當中有低收入、單親、邊緣、背景複雜家庭,以及 ... [更多]
神讓我堅持去愛
龔潔玲
#真人茶座訪談錄 Bernard,在香港成長,現於德國定居。是次茶座,Bernard跟我們談談如何出櫃和接納自己同志的身份,以及如何慢慢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讓世界變得更平等和美好。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更多]
慢慢接受自己 慢慢改變文化
Bernard
#真人茶座訪談錄 阿包,性治療師、社工、兼職講師。阿包形容自己三十三歲左右便遇到「提前了的中年危機」,問什麼才是自己最想做的呢?後來漸漸以性教育作定位,並考獲性治療師,近年更創立「Miss WoW」IG專頁,與 ... [更多]
Miss WoW - 港女性治療師談性愛慾與性教育的第二人生
阿包
#真人茶座訪談錄 李光明Gordon幼年因小兒麻痺症導致右腳肌肉萎縮,需要腳架輔助走路,卻無阻他熱愛運動。Gordon曾參與游泳、騎馬、射擊、劍擊、柔道、射箭及自衛術等多項運動,獲獎無數;曾為2008傷殘奧運馬術中國 ... [更多]
發揮運動潛能 超越身體殘障 勇創新天地
李光明
#真人茶座訪談錄 劉嘉盈Kelly,大學畢業後在有機農場當全職農夫。耕田要面對日曬雨淋、蚊叮蟲咬、極端天氣,絕不是歸隱田園的浪漫,而是對身體的挑戰與折磨;看人拿著鋤頭好容易,自己動手時卻不是那回事,要時間 ... [更多]
努力耕耘香港的土地
劉嘉盈
#真人茶座訪談錄 Benita自小學習成績優異,是一名傑出學生,以為人生一帆風順,但是二十四歲時患上躁鬱症,病情一直反覆纏繞多年,現在學習與此病共存。科學底子給她理性分析的特性,同時Benita又創意無限會作曲和 ... [更多]
轉化躁鬱成優勢
戚本乙
#真人茶座訪談錄 阿望小時候當小販生活豐裕,認為不需要讀書也能賺錢;因朋友吸食毒品,十四歲半時自己也染上毒癮,徘徊於犯罪與毒品之間。用盡各種方法,試過二十幾次幫助自己戒毒,慨嘆難以與毒品分開。後來認識 ... [更多]
伴你同行
阿望
#真人茶座訪談錄 黃深銘,從小患有讀寫障礙,學習英語更是困難,坦言中一只懂得簡單詞語如Apple。如今就讀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系,黃深銘與同樣畢業於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的李鍵邦,憑發明「自潔門柄」揚 ... [更多]
科研讓我看到更廣闊天空
黃深銘
#真人茶座訪談錄 馬文彬(馬Sir),沙田交響樂團指揮,帶領樂團演出無數。十幾年指揮生涯,令馬Sir難忘的是2010年[帶領樂團到]台北,於演出前一刻樂團排練時全部走音,但演出時卻一下子全部音準,就連主辦單位都 ... [更多]
靜下來!回望腳印,我思我在我方向
馬文彬
#真人茶座訪談錄 何俊廸(阿廸),畢業於中華基督教會譚李麗芬紀念中學,患有妥瑞症和過度活躍症。小六至中一發病,過度活躍症讓他有無窮無盡的體力,妥瑞症又讓他無法控制自己身體抽動和發出聲音。中二開始玩扯鈴 ... [更多]
表演讓我自由
何俊廸
#真人茶座訪談錄 氣球師Chocolate,2013年開始學習扭氣球,兩年前在一家公司當上全職氣球師。從一開始的「不是那杯茶」,到最後製作幾米高乘幾米闊的大型裝置;Chocolate說想透過氣球創作去發展社區,讓大家感受到 ... [更多]
氣球師之旅與心願
Chocolate Chan
#真人茶座訪談錄 Sandra,小學四年級確診神經線纖維瘤,遺傳自媽媽,弟弟也患有此病。小時候右腳已截肢,臉上會有些咖啡牛奶斑,Sandra自覺與其他小孩不同,讀書時期也被同學取笑;後來更發現耳朵和腦也有瘤,令S ... [更多]
殘疾女生獨立自主
Sandra Chong
在這個強調個人能力不足、以賞善罰惡去推動人工作和學習的社會,自我批評和指責是眾多人內心世界的常態;然而,劉劍玲在一場工作坊發現,原來「愛自己」不是陳腔濫調。目前為非暴力溝通培訓師候選人,劍玲曾帶領多場 ... [更多]
做自己情人 和自己談心
劉劍玲
#真人茶座訪談錄 畫家淋漓和淋浪,從法國學畫回港後一直畫畫,也靠教畫生活。歷經貧窮和畫作被下架等等的挫折,仍無阻他們繼續創作。淋漓說「憐憫是最大的想象力」,因為「我們畫的全都是弱勢,甚至我們有個使命是 ... [更多]
窮畫家在世的煩惱
淋漓、淋浪
#真人茶座訪談錄 李展熙(阿熙),做了社工十四年,形容自己的關鍵字是「網絡沉溺」、「電競」、「科技應用」。阿熙與友人建立科創社工學會,希望架一道橋樑,連結社工與科技,令社工專業發展得更多元。 ... [更多]
在科技與社工專業中架一道橋樑
李展熙
#真人茶座訪談錄 兒時來港,寄人籬下,阿強後來加入黑社會,有頭有面不再受人欺負;黑社會團體中有人吸食海洛因,漸漸自己也染上毒癮,為賺錢滿足毒癮誤入歧途。進進出出監牢,阿強慨嘆「徘徊在這圈子幾十年,我又 ... [更多]
朋輩相扶持 戒毒獲新生
阿強
#真人茶座訪談錄 張仕娟(Christine)笑言離婚多年,每次自我介紹仍由離婚開始,可這的確是自己探索內心和精彩人生的開始;而Christine希望透過分享自身經驗,能讓人明白「遇到痛苦不是絕望的事,反而是重生的機會 ... [更多]
痛苦隱藏生命之美
張仕娟
#真人茶座訪談錄 黃偉傑(阿傑),於2016年成立第一間NGO後,現時為幾十間機構的創辦人及顧問,合作伙伴亦達過百間。捱更抵夜寫計劃書,遇有任何意念便直接找基金部門或商界伙伴洽談……辛辛苦苦,只因阿傑「想播 ... [更多]
在香港播一粒種子
黃偉傑
#真人茶座訪談錄 貨車司機文哥,幾年前在路上看見動物遺體,有些甚至被車輾過,於心不忍撿拾遺體安排火化,善行持續至今,「其實我們去撿拾毛孩,是希望流浪動物可以開開心心走最後一程。」 [更多]
往生路上送毛孩一程
文哥
#真人茶座訪談錄 魔術師何煒麟(Keanu),成長於單親綜援家庭,六歲時確診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承受不了傳統學校教育,中四時輟學一度成為雙失青年。「我喜歡突破常規,我就是選擇與人不同,每日都在 ... [更多]
魔法人生
何煒麟
#真人茶座訪談錄 陳健欣Peter,社企「樹洞香港」創辦人,提供充權為本的心理學課程,希望把心理學應用到職場,提升潛能讓人成長。從小就自主學習,現在也走一條與大學同學不一樣的路,只因Peter相信「行動必須來自 ... [更多]
創辦社企推廣心理學 自強精神引領革新
陳健欣
#真人茶座訪談錄 丘嘉熙(Franky),又名蕃茄,既是戲劇教師、演員及導演,也會做監製和編劇。Franky認為戲劇世界最美麗的地方,是每個人都不一樣,在當中可以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甚至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透過分享戲 ... [更多]
由心出發:我在香港的戲劇教育路
丘嘉熙
#真人茶座訪談錄 中五時容易暈倒又面無血色,浸大同學袁嘉鎂後來證實患上血癌,更因此而患上骨枯。然而患病卻無阻嘉鎂追尋夢想,除了遠赴法國藍帶廚藝學院學做甜品外,更選讀社工系希望幫助更多人。支持著嘉鎂的, ... [更多]
甜鎂人生,做自己的主角
袁嘉鎂
#真人茶座訪談錄 朱翠瑩Doris,公開考試後怪病接踵而來,後來被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曾經信奉「搏盡無悔」的她,如今理解為「搏到自己能力的最盡,但不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接納自己的限制,學習陪伴和照顧 ... [更多]
因禍得福:意想不到的「祝福」
朱翠瑩
#真人茶座訪談錄 在牛津大學博士畢業的關博弘(阿弘),用了三年時間,造了香港首個經嚴謹測試的微型人造衛星推進器。過程歷盡艱辛,問阿弘憑什麼信念堅持下去?「我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引起注意,讓人知道香港是 ... [更多]
香港航天工程苦境掙扎 自力為本土科研尋自信
關博弘
#真人茶座訪談錄 就讀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學士課程的張智成Billy,天生弱聽,一直迎難以上努力學習。為解決種種因聽障引起的難題,培養出Billy的解難思維;一次到荷蘭交流的旅程,讓Billy明白到「你出世的mome ... [更多]
摸索聽障人生路
張智成
#真人茶座訪談錄 早於九十年代擔任攝影記者,程詩詠(Brian)拍攝過一張又一張的經典照片:有一級方程式賽車經過的一剎,也有九七年前後警方拆除懷疑爆炸品的瞬間。2008年到汶川採訪大地震災情後,毅然辭去攝記崗位 ... [更多]
相信自己與攝影同行
程詩詠
#真人茶座訪談錄 鄧麗銘Eli,香港科技大學計量金融學學士課程二年級生,她是一位視障學生,但這先天限制並無減她總想嘗試新事物、挑戰自己能力的好奇心。從小就樂觀愛玩的她坦言,只要是自己想做、想玩的事情,期 ... [更多]
走在矇矓未知中又如何? 堅持探索新發現
鄧麗銘
「我父母是印尼藉,在香港出生後回到印尼,小三後才和家人來港讀書﹑定居。自中三接觸足球這項運動,更有機會成為香港代表參加國際比賽,亦在大學足球隊被選中擔任前鋒,更與隊友獲得冠軍佳績。在香港獲得的成就和建 ... [更多]
當文化邊界能被超越
Sonia Sohal
#真人茶座訪談錄 林清博士(Simon Lam),現於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任職助理教授,在2003年沙士爆發時於威爾斯親王醫院任職護士,也因而感染了沙士病毒。回顧香港,從沙士前連醫院護士也不常戴口罩,到今時今日因 ... [更多]
口罩,既是興趣也是工作
林清
阮志雄…就算認識多年的朋友也可能叫不出他的真名字;但一說「雄仔叔叔」,人們就會「哦」一聲的恍然大悟說:那個講故事的白頭叔叔!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更多]
雄仔叔叔講故事…講自己的故事!
阮志雄
黃伯現年75歲,年輕時候埋頭打理生意,終日忙碌應酬奔走。黃太作為賢內助,細心照料丈夫生活中大小事務,在家相夫教子。黃氏夫婦一路走來,生活或有起伏跌宕,二人始終執手同行,恩愛依舊。數年前黃太身體狀況欠佳, ... [更多]
夫妻恩愛五十載 執手共對認知障礙
黃伯
#真人茶座訪談錄 何志康(阿Don),現就讀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兩歲半確診自閉症。從小到大都有社交困難,阿Don形容「在別人眼中看來理所當然的事,我就用好多時間慢慢學」;一次深刻的經歷,就是小學同學幫阿 ... [更多]
來自不甘的可能
何志康
Tanja Wessels自多年前已開始關注各種可持續發展及環保議題。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驅使她身體力行,支持發展可持續時裝。2017年,她挑戰自己,堅決一年內不買任何新衣服。兩年半後的今天,這已經自然地成為她的生活方式 ... [更多]
難以負擔的平價速食時裝
Tanja Wessels
Treeman Lam(林樹文),一個在香港潮流界別頗有名氣的名字,出身香港潮流雜誌的他,跟不少港日台潮流牌子有交流,最近更跟台灣藝人陳柏霖合作,打造時裝品牌(A)NOWHEREMAN,在港台日潮流界引起不少討論。可是教 ... [更多]
用衣服.造文章
林樹文
符俊雄先生,眾人敬稱符Sir,為資深社工及相關培訓督導。曾於香港社會福利署服務多年的他,有感內地缺乏社會服務專業普及化的操作範本及實際經驗,決心提早退休,北上廣州投身社會服務推廣及專業培訓工作。幾年間,符 ... [更多]
退而不休,將專業精神蔓延開去
符俊雄
廖錦興的履歷光彩照人,絕對是香港成功人士中的一員。他不但是工程塑料和環保材料集團的行政總裁及香港青年工業家得獎者,更身兼多項公職,包括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會長及民政事務總署東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副主席等等, ... [更多]
從學習障礙到毅行工業家
廖錦興
黎萍於二十幾歲時,感覺到自己的視野開始收窄,求醫過後證實罹患視網膜色素病變,成為了視障人士。她鼓起勇氣,克服自己的心理關口,繼續活出精彩的人生。當中加入無障礙劇團及成為視障人士訓練導師,更是她重獲新生 ... [更多]
收窄了的視野 擴闊了的人生
黎萍
Ray Wong(黃偉民)的職業是原型師,一個十分冷門的工種,可能問十個人,九個人也不知原型師是幹甚麼的。然而儘管你不知原型師幹甚麼,但你卻一定跟他的工作有關,甚至有「光顧」過,因為那些大家苦苦地儲印花去換領便 ... [更多]
雕夢者
黃偉民
新一代大都不太知道馬榮成是何方神聖,也不知道在80年代,因他的罕見成就而出現的一套非授權改編傳記式電視劇《畫出彩虹》。但大家卻應該都看過由其經典漫畫作品改編的電影如《中華英雄》和《風雲》, 一句句「 ... [更多]
找對自己的路,要做就做到最好
馬榮成
以人稱figure教父的Michael Lau劉建文來說,在傳統眼中,可說是正宗的讀書不成,但這個讀書不成的Michael,先將從前的cheap toys(搪膠)提升成為Designer Toys,再走進拍賣行,達到藝術品Art Toys的層次,將一般人眼中 ... [更多]
Figure教父 : 只要堅持 創出自己的路
劉建文
Michael在香港土生土長,他稱自己是一名混血裔香港人,原來Michael雙親也同是混血兒,追溯家族成員的出生和居住來自不同地方,有的來自菲律賓,有的是華僑,還有中東東歐﹑巴基斯坦﹑西班牙﹑意大利...擁有著一言難盡 ... [更多]
hot
我是一名混血裔香港人
簡邁豪 Michael
#真人茶座訪談錄 陳智達自1990年代開始任職社工,但又一直與 “社工”這標籤保持距離,企圖重整職業身份。經過近三十年的實踐/研究,漸漸譜出自己的主旋律,環繞 “身份、故事、媒介科技” 變奏出不同篇章。他在1 ... [更多]
從民眾劇場到真人圖書網
陳智達
黃欣琴(Mimi) 原生性別是一個男性,但自少便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兒身,出生於資訊匱乏的五十年代,當時社會觀念保守,對性別認同維持刻板的印象,令Mimi遵從社會大眾對男性的期望,與異性戀愛結婚,繁衍後代,別人 ... [更多]
退我本性 無憾無悔
黃欣琴
英航日前即時解僱85名香港基地員工,因「行李門事件」為人認識的逆權空姐及英航香港機艙服務員工會主席吳敏兒,接受《01社區》和《隱形香港》專訪,認為英航即日通知員工關閉基地、解僱並只給予3日半時間考慮是否接受 ... [更多]
吳敏兒給工會及港人一句話:對手無視你,你更要自強
吳敏兒
提及跌打館,除了濃郁撲鼻的中藥味、鏡面上的書法字體、傳統中國字畫,還會想起甚麼?在長沙灣東京街,原來有間別樹一格、可以打卡的「主題跌打醫館」。一位新潮醫師,十年來不斷在醫館「搞搞新意思」,四處搜羅和自 ... [更多]
長沙灣有個潮爆醫師 過百公仔打造主題跌打館
梁天柱
李衍蒨(Winsome)是一名法醫人類學家。赴美修讀哲學的她,機緣巧合下接觸到人類學選修課,由此生出濃厚興趣,其後決心進修鑽研法醫人類學這門大眾不甚了解的專業。Winsome笑言這冷門專業讓她經常遊走於灰色地帶之中 ... [更多]
冷靜與熱情之間
李衍蒨
細細老師,本港首個出櫃的雙性人。雙性人、社工、基督徒以及中醫的多元身份,為她的生命帶來了獨特的色彩。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更多]
雙性人的自白
細細老師
曾是本港獨特的街道風景、「不夜城」象徵之一的霓虹燈招牌,近年陸續被迫清拆,霓虹燈師傅更是買少見少。然而,有社企利用網絡力量,為傳統工藝注入新動力,推廣工藝師傅的人生故事的同時,更利用O2O (Online To Off ... [更多]
社企辦霓虹燈工作坊傳承手藝 師傅難忘為梅艷芳製作舞台裝置
胡智楷
「聆聽著那些被母堂趕出來,或被逼認罪悔改的故事,都是可怕而充滿傷害的。」 留著有點斑白的短髪、鼻子架上眼鏡、一身TB look打扮的卜莎崙牧師(Grace)談起在眾樂教會遇到的同志們,傷感得來又帶點激動。 身 ... [更多]
彩虹牧師Grace:天佑我們
卜莎崙
社會大眾對「社企」的認識,普遍是為解決某社會問題而生,為弱勢社群服務。這說法,部分正確。實際上社會企業可更廣泛地被理解成一盤為達致某種社會目的、滿足某種社會需求的生意。「妳想煮意」這社企由一群90後年輕 ... [更多]
初創社企理想 煮出婦女事業夢
丁丁
游家敏,脊髓肌肉萎縮症(SMA)患者,現正於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修讀哲學博士課程,主要研究社交媒體如何有助殘障女性建立及發揮性別角色。游家敏多年來致力關注殘障人士權益。早在2009年,她便有份推動「家居辦公 ... [更多]
我不只是生命勇士
游家敏
崔宇恆(Walter),視障人士,CareER創辦人。崔宇恆在中大經濟系畢業,曾往歐洲實習,但畢業後求職卻遇上不少困難。有見社會對殘疾青年發展支援不足,崔宇恆遂成立組織CareER,專門為殘疾大專生提供就業及發展支援。 ... [更多]
在挫折中找樂子
崔宇恆
Jeffrey Andrews,土生土長印度裔香港人,是香港首名印度裔社工。Jeff雖能操流利廣東話,但不諳書寫中文,因他只在小學接觸過中文,而未能在中學得到學習中文的機會,他在中五會考更只考獲兩分。未能順利升學的他後來 ... [更多]
hot
全港首名印裔社工 立志為難民服務
Jeffrey Andrews
司徒駿,「Food Savior」創辦人,2017年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卓越學生奬得主。司徒駿中學文憑考試成績不理想,修畢高級文憑課程後成功考入理大工商管理學系。他於2016年往瑞典交流期間參與當地拯救食物義工,返港後受 ... [更多]
態度小改變 結果大不同
司徒駿
tag.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