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档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间所管理的真人图书网络的相关资料。
联络我们 捐款支持 注册/登入
Wefoto
联络我们 捐款支持 注册/登入

故事

‹ 去主题页 ‹ 回到故事页

Kevin

页面建立日期
2018.10.30

页面更新日期
2020.01.09

×

预约会见


! [姓名] * 必须填写


! [电邮地址] * 必须填写 ! [电邮地址] 请填写有效电邮

! [联络电话] * 必须填写 ! [联络电话] 请填写有效联络电话


! [组织] * 必须填写


! [开始会见日期及时间] * 必须填写

! [结束会见日期及时间] * 必须填写
! 开始日期及时间不能在结束日期及时间之后 ! 开始日期必须在目前日期或之后


! [预计参与人数] * 必须填写


! [地点] * 必须填写


你已成功提交预约会见,我们将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请。
×

回应/补充

* 必须填写


! [姓名] * 必须填写


! [电邮] * 必须填写


! [网址] * 必须填写

! [我有以下回应/补充] * 必须填写

选择附件 更改 删除
(最多可上传10个附件,总附件大小不得超过100MB。)
! [出了点问题,请再试一次。]
! [附件上传超过了最大附件数量。]
! [上传的附件超过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应/补充。

跳楼前一刻弃轻生念头 网上拯救同路人:我是在赎罪

「防止青年被杀协会」在2017年成立,以青年精神健康议题为本位的独立组织,设有FB专页,一班年轻义工希望用贴地、朋辈关怀的方式,唤起及导正社会大众对青年情绪困扰问题的认识,鼓励大众由关心身边人做起,正视青年自杀问题。

说一句我想死,对我们而言,已经很严重了

失落的朋辈辅导

Kevin消声匿迹两年,2016年再次蒲头就见着社会变了样子,青少年接二连三自杀,他把头发染白悼念死去的年轻人。当时第一步还未想到创办「防止青年被杀协会」,他参加坊间的热线服务义工想帮自杀青年,发现服务还沿用着几十年前的做法,说着「半杯水」、「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话,对老年人、中年人和家庭见效,但年轻人听不入耳早就不凑效,世代之间面对的困局不再相同。后来那头悼念的白甩色甩到变金色,别人眼中一头金毛的MK仔决定自己搞Facebook平台,做外展工作,就是以叛逆又不甘旁观的姿态,用贴近年轻人的方式关心年轻人。Sonia成为第一个加入的成员。

Kevin定义自己这一代是网络原居民,见着网络推年轻人去死,同样也可以救人。(图片来源﹕香港01,黎家浩摄)

几个月来协会义工接触超过50个年青人,年龄由15岁至32岁不等,有学生也有在职青年,烦恼各种各样,有的求一双耳朵聆听,有的脑中在盘算自杀。Sonia说:「平时好多心事不会直接和人讲,包括我不开心,好想死,但你会和陌生人讲或者Post上网。」她也曾经将寻死企跳的念头贴在脸书上,最后一个求救的讯息竟是对着茫茫的网络,茫茫但总有人见到。

「想寻死、情绪有困扰的年轻人好难找,他们不像边青或MK仔坐在公园或流连街头,不开心都是自闭在家上网,而且无样睇,外展社工找不到他们。这代年轻人都是网路原居民,上网反而更易接触他们。」Kevin说一到夜深人静他们最忙,抑郁青年多睡不着,上网找陌生人说心里话和解不了的结,这时分协会收最多Inbox讯息。

他们把Inbox讯息分流五级,其中第三级即有寻死念头、尚未付诸行动的求助原来最多。

「说一句我想死,对我们而言,已经很严重了。」Kevin说。

佛教说要放下我执,好多人关心由自己出发,变成说教和伟论。要由对方角度出发,用他的一双眼睛看这件事。

见着香港学童和青少年自杀问题严重,Sonia加入协会,不想无力感这么大。(图片来源﹕香港01,黎家浩摄)

「告诉他们,想办法改变件事,而不是改变自己,因为你没有错。」Kevin说。(图片来源﹕香港01,黎家浩摄)

他们此刻面对的问题等于生死

「现实世界年轻人找不到人帮,才来找我们。」他们见大部分求助的青少年和父母关系都差,父母不懂关心子女,就把他丢给学校、或社工处理,一名社工独力处理七、八十个案,而一些官僚作风令年轻人对社工生了戒心,当想打热线倾诉却永远打不通。这个自发性的组织寄居Facebook,接触过求助的年轻人,都在学校、父母朋友、社工甚至各种求助热线等网络漏出来的人,从前认为最有效最正道的网络和支援,好早开始出现疲态和沟通失效,连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聆听、关心也失落。

「对著想寻死的年轻人,你不要再讲,你唔好将问题放到咁大,非洲小朋友无嘢食;你不要再讲你自己后生食树皮,或霍金好伟大;也不要再讲,你听我讲啦,你唔好再谂负面嘢。你只需要了解他这一刻好不开心,而此刻面对的问题等于生死,你就知道问题有几严重。」Kevin想过从前骗过朋友一笔钱,懊恼到要寻死,后来说到想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赎罪,不想俾雷劈,朋友都评价一句好小事,为什么讲到天像塌下来,要生要死?「为什么想死的人喜欢讲从来、以后、永远,生啊死啊。当一个人不开心,情绪不稳定,眼前所有放得好大,做的决定也不稳定。大事小事也可以造成困扰,每个人承受到的都不一样。你要关心的是青年,不是评价件事大定细,值不值得要生要死。」

Sonia从前受情绪困扰每一刻也想过死,连坐小巴也幻想过撞车死掉,几次在不同的大桥和高楼「企跳」,都是朋友的讯息、一句关心把她拉回来。「有时不需要畀建议,陪伴和关心是最大的支持。」当情绪入到谷底,大部分人不希望孤单,被孤立,也想来得及和世界重新连结。

身边人关心身边人,是协会最想推广的讯息。(图片来源﹕香港01,黎家浩摄)

为了帮青年 青年不揾食 

由于协会完全是自发性、自资,每次面对活得不快乐、计划寻死的青年,像面对一条随时在指间失去的生命,关心,也与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法怠慢,虽然半年间聚集几十个义工帮手,Kevin为方便处理青年人的求助,不敢找全职工作,有时一个寻死的电话打过来,胆战心惊一阵子就要飞扑出去救人,他只能做兼职工作。不是没有想像过一条生命来不及救起的巨大懊恼,生与死的轮盘每一天在转,Kevin和其他义工没让顾忌制止行动,能尽力减少一个就少一个。

「没有全职工作,阿爸阿妈闹我无所事事,觉得我是废青。如果我够老退休,拎生果金,做这件事多好啊......但我是青年,青年要揾食啊……」Kevin暂时无法放手,有点无奈和累,偶尔唠嘈。「香港社会真的很蠢,我以为几个星期搞掂的事,到半年仲未搞掂……」当初想改变的现状好像原封不动,成立协会的心愿就是尽快「折咗佢」,当身边人懂得关心身边人,不再需要他们这班陌生人之时。关心青年精神健康,解决青年自杀问题,明明是政府、学校和家长,甚至整个社会要做的事,结果缺口由他们补上,有点像社会压榨一班青年人的心力和青春,指缝间救回一些青年人,该现身的人通通都缺席了。

本文获《香港01》授权转载

原文连结: 【青年自杀】跳楼前一刻弃轻生念头 网上拯救同路人:我是在赎罪
原文刊登日期﹕ 2017-09-18
记者﹕余婉兰
摄影﹕黎家浩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