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檔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所管理的真人圖書網絡的相關資料。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Wefoto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故事

‹ 去主題頁 ‹ 回到故事頁

林清

頁面建立日期
2020.03.18

頁面更新日期
2021.08.19

×

預約會見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 [聯絡電話] * 必須填寫 ! [聯絡電話] 請填寫有效聯絡電話


! [組織] * 必須填寫


! [開始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結束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開始日期及時間不能在結束日期及時間之後 ! 開始日期必須在目前日期或之後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 [地點] * 必須填寫


你已成功提交預約會見,我們將會盡快處理您的申請。
×

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 * 必須填寫


! [網址] * 必須填寫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選擇附件 更改 刪除
(最多可上傳10個附件,總附件大小不得超過100MB。)
! [出了點問題,請再試一次。]
! [附件上傳超過了最大附件數量。]
! [上傳的附件超過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應/補充。

口罩,既是興趣也是工作

「口罩」,相信大部份香港人並不陌生,自2003年沙士時開始認識,復於今年2020年再度相遇,隨意在街上觀看,九成人戴上了口罩。林清博士(Dr Simon Lam)也經歷了這個過程:從不常使用口罩,到疫情下口罩成了保護自己的必需品。他更把口罩成為其研究志趣,寓興趣於工作之中。  

Simon現為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沙士期間於威爾斯親王醫院任職護士。據Simon憶述,沙士之前,醫院內護士為了尊重病人都不戴口罩,除了是照顧高傳染性的肺癆病人,或是清洗嚴重潰爛的傷口,需經特別批准方能使用。「沙士可謂完全改變了醫院內的口罩使用,連最乾淨的地方──產房,現在醫護人員都會戴上口罩。」

因為好奇心。口罩的合適度(fit rate)為何與外國研究所說的不盡相同?我好想知道,超想知道,就會不斷去尋找答案。 

Simon與口罩結下不解之緣,源於一項幫學生測試口罩的任務。「N95口罩與外科口罩不同。N95口罩要符合臉形,完全密封,只靠口罩的過濾膜來呼吸,因此N95被稱作呼吸器(respirator)。在香港公開大學工作期間,我有機會為學生作測試,配對適合其臉形的N95口罩,這樣學生才能安全地到醫院實習。」   

研究口罩,從一項工作任務開始,一做便是十幾年。既不是必須的教學工作,也與其博士研究無關。問Simon為何撥出額外時間研究口罩?「因為好奇心。口罩的合適度(fit rate)為何與外國研究所說的不盡相同?我好想知道,超想知道,就會不斷去尋找答案。」現在研究口罩漸漸成為Simon工作的一部份,因他對口罩的興趣,也成了理大國際感染控制中心的成員之一。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若能夠結合研究和興趣,會有趣得多,並不覺得自己在工作。  

教學工作繁重,如何仍然保持研究口罩的興趣?「口罩是工餘的興趣,就正如有人認為打球是興趣,或游泳是興趣,是很享受的。口罩研究又可以發表學術文章,一舉兩得。」問Simon何時開始有這種想法?「我記得在公開大學工作時,有一位前輩Linda  Lee跟我說:若能夠結合研究和興趣,會有趣得多,並不覺得自己在工作。我很認同Linda的說法,我要開拓自己的研究興趣,可能冷門一點,但是我喜歡,而且再冷門,也有能夠觸動人的時候。」   

Simon一直把興趣融入工作中,當護士也是他的興趣。「我喜歡當護士,打算一直做,甚至是一直在威爾斯醫院做,希望升做護士長、病房經理等等,從來沒想過離開。」可是生命無常,沙士期間工作量倍增,有半年時間獨自隔離居住沒有回家;當時Simon又兼讀碩士,可能因為這樣「捱出個病來」,患上虹膜炎,視力可能只剩下三個月。通宵更後需要請病假休息,Simon知道無法繼續當前線護士了。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林Sir,你那麼懂得教人,一開十,十開百,
就有更多人懂得做護士,懂得照顧人了。  

仍然渴望留在前線,不想在醫院當後勤位置,Simon要如何抉擇?「其實我也徬徨了一段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我與大學教授仍有聯繫,我曾當過五年兼職研究助理,有學術研究的經驗,又有臨床經驗。有一位病人跟我說:『林Sir,你那麼懂得教人,一開十,十開百,就有更多人懂得做護士,懂得照顧人了。』聽到病人這麼說,觸動到我想,在大學教書是可能的出路,便開始應徵大學的教學工作,一直教書至今。」   

沙士期間努力緊守崗位,Simon因此感染了沙士幸好沒有發病;醉心於口罩研究,我們聽著Simon娓娓道來,如何用一支棒反覆測驗口罩底面的細菌數目……看著Simon眼中的閃閃光芒,我們也感受他對護理行業的熱誠,能結合興趣與工作的無比快樂。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 + + 2020年2月28日 真人茶座訪談記錄 + + +

「機緣巧合」的驚心動魄

Adobe Flash Player Loading ...

按此閱讀影片的敘事工作反思

Simon從前是一個前線醫護人員,今日已是一位助理教授、一位博士、一位專業學者,當中的波瀾起伏,他在對談之初,只以一句「機緣巧合」就輕輕帶過了…

Simon鑽研的主題比較冷門,但最近卻成為全香港甚至全世界最熱門的話題:口罩,一提到這個話題,Simon就滔滔不絕的為大家帶來了海量的專業知識,聽著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對這主題的熱誠和獨到見解。有趣的是Simon卻絕少提到對自己專業成就的感覺,只曾輕輕的提到,他對口罩的著迷,只是十多年的個人興趣,和工作或學業並無關係的;就是這獨特的一點,主持人忍不住問道他這興趣從何而來,Simon才驀然記起上司Linda曾說過的一句話:「如果能把工作和興趣結合,做起來就會有力好多!」從此,Simon就努力把個人興趣和研究工作結合起來,這也成就了後來他學業有成、專業路上貢獻良多,可是他只以一句:「機緣巧合」,就輕輕帶過其中的各種波瀾起伏。

當茶座的其他參加者聽過Simon的故事後,都分別回應了一些有關把工作和興趣結合的故事,就在這故事啟發故事的過程裡,Simon回想起更多自己的人生故事,原來他在前線做醫護工作時,曾感染沙士,因當時連續性工作及碩士論文而令視力受損,幾乎只剩3個月的視力,更影響了護理的工作,而他為了不拖累團隊,竟然選擇離開了自己喜愛的崗位…這一切在旁人聽來驚心動魄的經歷,從Simon口中說來,就雲淡風輕的。之後他再「機緣巧合」的轉到了大學、當起講師、開始了科研專業…

就在和現場參加者交換了更多的故事後,Simon對自己的「機緣巧合」的經歷也產生了好奇,問道:「咁啱呀?唔知係唔係咁啱呢…?」,然後在敘事的過程中,Simon陸續的探索出他自己一連串的生命信念,如「感恩」、「要感性和理性分開」、「事實就要認」、「要多謝一些坦白同你講嘅好人」…等等。

Simon在這敘事的過程中,探索出他遺忘了的或沒有留意到的重要信念,然後又在故事交換故事的過程中,和一眾參加者互相激勵,大家都得到更寬的視角,餘味繞樑。

 + + + + + + + + + + + + + + + + + + + + +

 

 

 

訪問:陳智達
撰文:劉劍玲、趙威廉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