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档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间所管理的真人图书网络的相关资料。
联络我们 捐款支持 注册/登入
Wefoto
联络我们 捐款支持 注册/登入

故事

‹ 去主题页 ‹ 回到故事页

简迈豪 Michael

页面建立日期
2019.06.03

页面更新日期
2023.12.03

×

预约会见


! [姓名] * 必须填写


! [电邮地址] * 必须填写 ! [电邮地址] 请填写有效电邮

! [联络电话] * 必须填写 ! [联络电话] 请填写有效联络电话


! [组织] * 必须填写


! [开始会见日期及时间] * 必须填写

! [结束会见日期及时间] * 必须填写
! 开始日期及时间不能在结束日期及时间之后 ! 开始日期必须在目前日期或之后


! [预计参与人数] * 必须填写


! [地点] * 必须填写


你已成功提交预约会见,我们将会尽快处理您的申请。
×

回应/补充

* 必须填写


! [姓名] * 必须填写


! [电邮] * 必须填写


! [网址] * 必须填写

! [我有以下回应/补充] * 必须填写

选择附件 更改 删除
(最多可上传10个附件,总附件大小不得超过100MB。)
! [出了点问题,请再试一次。]
! [附件上传超过了最大附件数量。]
! [上传的附件超过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应/补充。

我是一名混血裔香港人

Adobe Flash Player Loading ...

学习本地文化的开端

在香港,一副外国人脸孔,操得一口流利广东话的人不少见,然而每个故事书都是独特,学习当地文化的经历也令人听得津津有味,故事主人翁便是其中一本。 

Michael就读的是一所非华语学生的指定学校,当中有超过九成学生是少数族裔,而其余则是本地华人学生。他提及当年是刚实施全民以中文作为主要学习语言,那年刚好是他升读小一。Michael忆述当年小一, 小二的默书和考试不合格,「个阵几乎日日去请教利东街嘅街坊,凉茶铺呀,停车场职员呀, 保安呀个啲,佢地都好肯教你睇中文字讲中文  ,姨姨仲会俾凉茶我饮。」除了向邻舍不耻下问,小时候的居住环境更巧合地让他有更多接触中文的机会。「个阵住唐楼,旧屋接收电视嘅天线讯号成日唔稳定,接收唔到我平时睇开既英文台,无得拣之下转左去睇三色台,卡通片系宠物小精灵,我当时好中意睇皆大欢喜, 无头东宫呢啲剧集,觉得咁样学中文都几有趣。」后来Michael升上小三,有一次的中文写作考试,他忽然对自己看到的中文字再不感到陌生,他形容当下的感觉似是「开窍」,成绩突飞猛进。Michael自觉十分幸运,学习过程能结集「地利」跟「人和」。 

提起湾仔利东街。利东街是Michael成长的地方,虽然早于十年前因市区重建计划而被迫迁离,而直到现在却是他认为最有纪念价值的地方。最让他怀念的就是街坊精神,邻舍关系亦是乐也融融,不分你我。Michael又忆起当年被迫迁前与街坊相处的情境:「即将拆既时候街坊精神更加明显, 个阵啲人系街边度打边炉呀, 搞聚会呀!」他更以建筑装饰比喻邻舍关系,而这些画面亦是逐渐建构成他身份的重要部份:「 因为利东街系两排既唐楼咁架嘛, 咁个阵又会搞类似Art Installation既野, 佢将尼龙绳将两排楼连埋一齐咁样,好似象征我地嘅连系,宜家谂起可能都系渐渐建立我身份嘅其中一样野。」  

少数族裔与本地华人,河水不犯井水 

然而,给少数族裔的挑战接肿而来。Michael继续升上非华语中学,学生主要有三类学生: 少数族裔﹑本地人及新来港内地人,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分为中文部及英文部独立施教,而他形容是「河水不犯井水」,部与部之间甚少有沟通的机会。而Michael面对最大的挑战是在预科。在中五考试后,由原本每班四十名的少数族裔学生,最后只有约四至六人能原校升读。因此学校会安排原本属于英文部的少数族裔学生和由其他学校转来的学生融入中文部。问到转部对他的影响和感受,他表示这是人生一个转捩点。「以往会较为active,但因同华语学生有文化差异问题所以觉得好难表达自己,我地就会变得沉默; 而且两部本身嘅学习模式都好唔同,英文部比较著重应用实践,大多以表演,如戏剧方式来学习,而中文部虽然学习气氛会好啲,因为大部份时间要求你坐定定温书,考试都会习惯有model answer,但英文部学生好抗拒咁样。」 

努力成为华人眼中的『自己人』

当时亦有一事令他更明白两个文化之间的差异。「个阵要预备谢师宴,而系过程中自己同埋其他少数族裔对计划有意见,于是我就揾华人学生嘅领袖沟通,但可能系沟通或文化问题,对方觉得我令佢"无面子",最后不和收场。」这一次的经验让他开始提醒自己与人沟通时也要留意对方社会文化,才能避免误会。升上大专后,Michael逐渐体会到会讲中文不等于能融入到华人社会。「个阵无乜听过广东歌,亦无上连登,人地会觉得你唔系同佢地一伙。」正因经历过由文化差异惹来的误会,同辈的拒绝,让他发现自己有需要一点一点的将香港广东文化融入自己生活中,因此他决定入乡随俗,学习成为朋辈中的「自己人」,渐渐与华人沟通时「同声同气」。 

虽操多种语言,但从前自觉是『外国人』 

问到他日常生活主要用的语言,他却说是因应情况,「如果得我同阿妈既话,因为阿妈嘅菲律宾话系非常流利,佢亦对呢种语言觉得好骄傲,所以佢会同我同细佬讲菲律宾话,但若果爸爸在场就会讲英文,英文系桥梁。但我所谓第一个语言系英文,我都会同人讲我系native speaker, 但作为香港人呢个身份,就会象征式咁样去形容自己既母语系香港既英文,同埋香港既广东话。」Michael描述有试过真的会一天用上四种语言「记得有一次系跳楼既案发现场,有个外国人问发生咩事,我就用左英文答,跟住隔离有几个师奶用广东话讲野,大家就一齐讨论,后来有个菲律宾人黎到,就讲左菲律宾话,跟住之后仲有一个讲普通话既又讲埋一份,结果大家焦点就去左我度。」他又提及自己学习语言的历程「小时候主要系讲英文,但到幼稚园开始识讲菲律宾话,到小三突然「开窍」讲中文,然后到中学就学到普通话同埋少少法文。」一开首他介绍自己是「混血裔香港人」,然而在那么多种语境下,Michael坦承其实并非从小便这样形容自己,「特别系因为一路都系少数族裔,系香港嘅非华裔社群成长,会读非华语学生指定学校,大家个环境都会有个共识我地系外国人身份,幼稚园小学中学都会有呢个感觉,即系读紧少数族裔指定学校既期间,会标签香港既华人会系「本地人」,我地就会系「外国人。」 

参与社会运动,从此转换身份标签 

「我谂个转捩点系我大学嘅时候发生,咁当时就发生左雨伞运动,当时系突然成个人投入香港一个好核心既问题,觉得系挑战左我既身份,发现左香港人一向嘅核心价值系做返自己,努力工作,就系狮子山下嘅精神,都系呢个群组入面。」追问之下,运动中有些画面令Michael更确定自己身份「系电视上见到发放第一轮催泪弹,正式宣布雨伞运动开始,呢个画面好震撼,于是第二日谂都无谂就同朋友去左前线个度坐,当时觉得自己系一个学生,有责任去守护呢个家园,同时发现自己原来系非常爱呢个地方,只不过一路成长嘅环境condition左我系一个外国人。」 

确立身份带来具体行动,致力将副学士课程推介予本地学生 

Michael忆述当时雨伞运动的画面:「当时香港进入左黑暗时期,我著到好punk,企到一个同前方警察只系隔一个铁马既距离,个一刻我觉得自己已经豁左出去,其实无谂过香港会发生咁危险既事,会受到政权打压,面对政权既时候,如果唔挺身而出,平平淡淡既生活系会无左,会成为一个奴隶,我接受唔到呢样野。而作为一个学生,系香港呢个社群入面我觉得我系最输得起个个,所以系我既责任,有骨气去守护我既家园。」在雨伞运动过后,亦有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更强化了他对于承认自己是香港人这个身份的重要性,同时不会再认为自己是外国人。 

当意识到自己是个香港人之后,他便认为自己应该做得更多,贡献这个社会「「我觉得最大做到既贡献系我一直都做紧关于升学外展既计划,就系中学生临近中六毕业既时候,我会揾佢地,同佢地做一啲同升学辅导有关嘅咨询,会搞一啲校园嘅talk,最大嘅目标系带来一个希望既讯息,就系公开考试失足既话都仲有好多唔同既渠道系可以帮你继续梦想。」同时他都希望尽力照顾面对升学困难的少数族裔年轻人,「可能因为大家都系少数族裔,知道个文化系点样沟通,其实有好多系我亲眼见到,都系一啲多才多艺既小朋友,只系升学讯息唔够广全,所以先会唔系好发展到自己既潜能,想话俾佢地其实我地有好多唔同既方法可以达到梦想。」 

一路走来,并非如鱼得水,但仍推己及人

在城市大学取得市场营销硕士学位的Michael,事实上在中学毕业后也并非一直都如鱼得水。由于成绩未如理想,唯有升读副学士。同时,他看到本地学生因升学问题最终踏上不归路,因此于数年前,Michael发起了一个计划: Bestfriends for Further Education ,希望以过来人身份积极将副学士课程推介予本地学生,尤其是非华语学生,旨在令更多的少数族裔不会因学历不足而埋没才能,继而进军各种各样专业行业,真正融入大众。或许Michael当初实行计划也不知道自己有甚么特别之处,但或者正如他所说「有一颗冲动既心」,或者也因为自己也切身经历过在应付考试时所面对的庞大压力,那份对于前路的迷惘,令他能设身处地帮助一众毕业生。他分享一次触目惊心的助人经历,「有一个学生,佢当日放榜之后,我就打俾佢问佢点样,发现原来佢中文科失手,其实佢系一个本地华人学生,我知道佢对文学有兴趣,我就建议佢其实可以读一啲同英文有关既副学士课程,我同佢讲我自己都系靠呢个途径去升返本地既香港大学,系真系有效,值得一试。」经过一轮劝导,Michael终于劝服该学生报读副学士,最后更成功升上香港大学。Michael继续说道:「佢之后同我讲返,我打俾佢个日其实佢已经系天台个度,佢意味住自己可能会做啲唔好嘅嘢。」一句问候,一个陪伴,力量可以很大,那影响可能连自己也意想不到。 

何谓『香港人』

对于香港人的定义,Michael认为有三个条件:「个人永久居留嘅地方系香港,呢个系第一样野;然后就系有尽到市民既责任,投票,交税,投入呢个社会; 第三样系你有为呢个社会贡献,但呢个系一个理想嘅条件,系可有可无。」而Michael认为语言不是关键:「如果净系讲香港呢个身份,语言未必系关键,可以你系讲紧非洲某个地区既土语,或者讲阿拉伯话,南亚裔嘅是但一个话,你都可以系一个香港人。」至于价值观,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影响的因素:「首先你要认为自己系香港人,对呢个地方有归属感,接受当地既价值观,同埋同呢个地方本身有较高程度上既联系同投入。」提到香港核心价值,Michael认为是狮子山下这份精神:「大家勤力做嘢,做好自己,养家,服务社群,互相守望。宜家会显啲,以前就比较系自己勤力,宜家系携手合作,为呢个社会去做返啲嘢。」 

被问到认为刚才所提及香港人的特质「勤力,互相守望」是否也包括香港警察和政府高官,他们是否也是香港人,Michael似乎心中早有答案:「他们的确都系香港人,头先讲既价值观系你对呢个社会有个种心,守护家园,我觉得佢地既立场都系从个方面出发,佢地都系想守护呢个家园,如果系一个政治既层面,两边建制同泛民其实佢地都系从一个伟大既理念,服务社会,只不过大家方法同理想系唔同,所以两边都值得去尊重,如果两边都系正人君子,我觉得都要尊重佢既言论自由,但如果你去选择其中一个身份,只系为左做而做,咁我会觉得你系一个无灵魂既人,系一个坏左既人,你去选择政治取态既时候,真系知道点解自己要咁样做,所以投票之前要做好哂自己既研究。」 

让多元继续流动

现时Michael继续活跃于不同的公开活动,如担任主持,艺术表演等。对于回顾自己一开始遇到学习困难,克服语言障碍后又体会到文化和社会运动对身份的冲击,一路走来他亦有过不少疑惑「作为一个非华裔人士是否真的可以做到百分百香港人?」他分享著在香港生活的有趣时刻:「有时候同华裔朋友倾偈,我会唔记得左自己系非华裔人士,然后照镜既时候真系吓亲。又有阵时见到非华裔人士佢地识讲广东话, 跟住就会觉得佢地好犀利,但后来醒起其实我自己都系咁。」但现在细心回顾及观察身边的人,Michael说虽然自己的背景和大部份的香港人不同,样貌也不同,但也无碍他成为香港的一份子。 

无论人们来自什么地方,只要大家不分彼此,人人都可以成为『好朋友』  

Michael希望人的距离不受地域身份所限。在一次外国记者协会的活动上,Michael认识了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用投映机将当刻拍下来纪念。Michael观察到其实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来到香港定居,成为香港人。对他而言,无论人们来自什么地方,只要大家不分彼此,人人都可以成为「好朋友」。他常提到一句歌词:「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他希望透过友谊力量去发挥从前的本土狮子山下精神,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学懂接受和欣赏彼此独特之处,让社会一路前进。 

 

 

 

 

撰文:刘蔼玲 

book-story.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