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存檔為humansWeb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所管理的真人圖書網絡的相關資料。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Wefoto
聯絡我們 捐款支持 註冊/登入

故事

‹ 去主題頁 ‹ 回到故事頁

馮玉玲

頁面建立日期
2018.11.20

頁面更新日期
2020.01.09

×

預約會見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 必須填寫 ! [電郵地址] 請填寫有效電郵

! [聯絡電話] * 必須填寫 ! [聯絡電話] 請填寫有效聯絡電話


! [組織] * 必須填寫


! [開始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結束會見日期及時間] * 必須填寫
! 開始日期及時間不能在結束日期及時間之後 ! 開始日期必須在目前日期或之後


! [預計參與人數] * 必須填寫


! [地點] * 必須填寫


你已成功提交預約會見,我們將會盡快處理您的申請。
×

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 [姓名] * 必須填寫


! [電郵] * 必須填寫


! [網址] * 必須填寫

! [我有以下回應/補充] * 必須填寫

選擇附件 更改 刪除
(最多可上傳10個附件,總附件大小不得超過100MB。)
! [出了點問題,請再試一次。]
! [附件上傳超過了最大附件數量。]
! [上傳的附件超過100MB的大小上限。]


你已成功提交你的回應/補充。

前商界阿姐開花店聘智障、SEN生:他們獲成功感

插花有程序和理論,例如若是圓形的花藝佈置,第一支要插中間,之後順序去插,再放主花。這些特殊人士都跟得到。我想讓他們做到這份工。

馮玉玲當初辭去商界高薪厚職,只為多些時間陪伴女兒,後來她選修教育碩士,開始接觸「特殊學習需要」,了解SEN生和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

無心插柳學插花 奇想開花店

馮玉玲以前是上市集團董事,後來為照顧家庭,辭職從商界退下。師奶的生活倒讓她不自在,於是她進修,修讀教育系碩士。論文撰寫教學助理如何協助SEN學生,入學校做研究之餘,5年前更自組非牟利組織「教支源協會」,當起顧問和中間人,協助主流學校評估每個SEN生的能力,不埋沒他們的天份。

她滿腦都在想如何協助成年的「特殊」學生。去年她陪朋友學插花,回家練習時,不是想自己怎樣把一盆花插好,而是在想特殊人士會怎樣插好,最後發覺花藝工作很適合特殊人士。「插花有程序和理論,例如若是圓形的花藝佈置,第一支要插中間,之後順序去插,再放主花。這些特殊人士都跟得到。我想讓他們做到這份工。」馮玉玲說。

她把冒出的念頭記下,寫成計劃書,四處問朋友後確認可行。去年4月決定落實開店,找來廣告公司設計店名和標誌,聯絡上鮮花批發和物流公司,又跑去唐氏綜合症協會招聘,不欲再紙上談兵。

李嘉誠的捐贈令馮玉玲夠錢在觀塘海濱開間實體花店,讓「特殊」員工兼學打理店務,他們如今能一手包辦開店、清潔和收舖等工作。

商管模式設職階 容許犯錯:唔明要問

他們其實有自己的能力和強項,卻一直被主流忽略。

起初花店僅租借工廈一單位的一張長檯,讓這班「特殊」員工練習和工作;數月前他們接到李嘉誠捐出200萬大支票,終夠錢開實體店。「我們不會用來擴充人手、出糧,若沒生意,這樣花店好快玩完。我開間實體店讓他們夠位置工作,也請花藝師培訓他們,他們才有進步,能應付更多樣的訂單,這才sustain(持續經營)。」

這做法像是馮玉玲老本行,以商業模式管理一間店舖,訓練特殊青年的工作能力,靠訂單慢慢賺錢。儘管花店自負盈虧,又設職層階梯,分「助理花藝師」和「見習生」,時薪分別68元和34.5元,有晉升機會;但以社會關懷營商,這前商界阿姐更多的是包容和接納:可以犯錯或做不到,但不可以不溝通發問。

每周五上午,阿燕和阿娟會來到佐敦這間高級酒店,她們戴上圍裙,有板有眼地合力設計數座花飾。

周五一個早上,阿燕和阿娟踏進佐敦一間高級酒店,為大堂和餐廳的設計鮮花擺設,馮玉玲多在旁觀察,沒加入指揮,甚至在安插主花時,特意插高花枝,讓兩個女孩發現問題再解決。「我想她們知道,上司都有做錯的時候,錯不要緊,最重要是明白可以補救的。我想她們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信心,以後不再驚青怕事。」

數小時後,阿燕和阿娟毫不失禮把成品全做好,找職員安放花飾。馮玉玲在旁問記者:「你這樣看她們的表現,也不知道她們是特殊人士吧?」

馮玉玲有時會加入指示,請她們留意花樣和插法,畢竟她們只學花藝大半年。

因應能力派工作 「想他們有成功感」

從入校協助SEN學童到開花店,馮玉玲一直細看每個特殊學生的能力。她明白特殊人士多年經歷學習、成長至融入社會的挫敗,人變得自卑畏事,不敢踏前。「他們其實有自己的能力和強項,卻一直被主流忽略。我視乎他們的能力和興趣,安排工作,令他們做得更得心應手,工作自然有滿足感,重拾自信。」於是,馮玉玲讓具美感觸覺的阿燕與手指較靈活的阿娟,合作設計酒店花飾,亦讓能力稍低的見習員工在店內放小花入瓶,送往相鄰的法國餐廳。

而有輕度智障和自閉傾向的阿星,便負責送貨和園藝工作。「因為星仔不擅長設計花式,要他插花時,他會很緊張,我不想他只局限模仿別人的花藝設計,所以請導師教他urban farming,他又很快上手。」馮玉玲解釋,農作種植有既定技巧,「星仔跟住步驟施肥剪爛葉,就看到收成,有個成功感。」

特殊人士需要的是一份工,不是錢

馮玉玲想開拓員工的技能,陸續聘來導師培訓這班「特殊」員工栽種小盆栽花品,及學習園藝的工作,今個月起並獲酒店委託,打理大堂外的植物擺設。「這班同事開工多寡,視乎幾多job(訂單);我們真的希望多些公司客,甚至政府有花飾項目、紅白花圈呀、會議室擺花呀,都找我們訂花設計。特殊人士需要的是在主流有一份工——一份能抬頭自信的工作,不是一筆金錢津貼。」

馮玉玲自言沒參觀過庇護工場,亦不熟悉特殊人士的出路,開設花店背後動機很單純,如店名「花慧綻」,讓特殊青年自由綻放才智,融入主流。「我們只為特殊人士提供主流就業機會,不是指責政府做得不好、支援不夠,我對這方面不清楚。但他們為何要伸手等政府幫呢?他們可靠自己雙手維生。」

政府培訓特殊人士、津貼僱主 成效存疑? 

可惜殘疾人士至今於主流求職往往碰釘。根據騁志發展基金於三年前發表的《僱主對聘請殘疾人士態度》研究報告,他們不被僱用的原因,大部分皆為涉及額外培訓和監督開支、管理層缺乏承擔等,只有19%認為他們技能或經驗不夠。馮玉玲希望把這班員工訓練至適應主流。「花慧綻只是他們的跳板,我想他們以後能過檔自立,去第二間花店或園藝公司做都得㗎,像一般的打工仔。」

目前願意聘請特殊人士的公司不多,政府就此有協助推動過?勞工及福利局回覆指,政府有設立輔助就業、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和綜合職業訓練中心,培訓不同殘疾程度的人士;目標是培訓殘疾人士後,他們能憑自己的能力(而非因其殘疾)覓得合適的工作。但至今共有多少人完成這些培訓或實習計劃後,成功於主流就業?局方僅稱,連同庇護工場的職位,社署已提供近1.3萬個這類職業康復服務名額。

發言人又指,政府一直鼓勵和津貼僱主聘用殘疾人士,包括設逾億元的基金要求社企聘請半數員工為殘疾人士,已為他們創造850多個職位。以及上月已加碼津貼普通公司,並延長特殊人士的工作適應期,新措施下,僱主每聘用一名有就業困難的殘疾求職人士,可獲發的最高津貼額由原來35,000元增至51,000元。局方沒回覆有多少僱主於津貼計劃後,會繼續聘請這些特殊人士。

阿星(左一)原本只是見習生,但因為工作表現良好,很快便晉升至「隊長」的角色,職銜雖是虛名,但從前他做基層工作,很難有這些機會。

勞福局:盼優化庇護工場

對於未能公開就業的特殊人士,局方表示他們還有一個出路——進入全港34間庇護工場。但這類「職業康復訓練」名額僅5,700多個,多年大排長龍,局方回覆指,去年平均時間約為22個月,而過去5年,社署僅增加645個名額。

殘疾人士的失業率一直遠高於整體人口。統計處《2013年香港殘疾人士殘疾情況報告》顯示,全港約179,900名18至64歲適齡工作的殘疾人士,包括智障、有特殊學習困難及長期病患人士,失業率為6.7%,高於整體人口之中,相同年齡層的3.7%。勞福局沒回應會否檢討現行政策,只稱社署未來希望優化庇護工場的模式,配合特殊人士的需要。

教育局:生涯規劃教育已包括特教生

至於教育局,被問到會否加強支援特殊學生的生涯規劃,協助他們就業,發言人回應,局方自生涯規劃教育4年前推行以來,在輔導服務、職場/工場參觀和實習、常規津貼、教師培訓、問卷調查成效和學校諮詢探訪,皆已包括特殊學校,一直有為特殊學生提供資源和支援,協助學生根據他們的興趣、能力等需要,發揮其潛能,為他們的離校作準備,並有與社署、職業訓練局及特殊學校議會協調合作。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原文連結﹕前商界阿姐開花店聘智障、SEN生:他們獲成功感
原文刊登日期﹕2018-10-10
記者:林可欣
攝影:高仲明

book-story.php